荐书|热爱是这本书的本义

原标题:荐书|热爱是这本书的本义

十年前,这本《练琴》第一个中文版出版,我是它的责任编辑。因为工作,我和这本书的译者、古典吉他音乐家林幻奇先生成为了朋友。那会儿,他刚刚从上海音乐学院古典吉他专业硕士毕业。和书里的作者一样,他翻译这本书的时候也正在经历青春和职业的迷茫,不知道爱情在哪里,未来要干什么……但同时呢,也正是他,把艺术激情和音乐想象投射进译文里。十年之后,林幻奇已经成长为在海内外都颇为知名的古典吉他音乐家,他和他的四重奏小伙伴不仅成功举办过多次巡回演出,而且他最为看重的作曲才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公认,《古琴主题与变奏》先后被巴西、英国、比利时、意大利的演奏家弹奏过。

《练琴》译者、古典吉他音乐家林幻奇

我在做这本书的过程中,首先的一大收获,便是跟着作者听音乐,不仅听古典吉他,而且也涉及一些摇滚、爵士、流行乐等等。这本书的主线就是作者从小到大的音乐故事,他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天才儿童,所以录取上最顶尖的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也毫不稀奇,但是他最后没有成为真正的演奏家,在欧洲尝试了街头艺术家的生活之后,他便放弃了音乐梦想……故事里的“我”和古典吉他之间的爱恨情仇被作者说得非常动人有趣,让人读来爱不释手,而字里行间所折射的美国七八十年代的音乐氛围,也会让音乐爱好者,一定要去搜来听听。

《练琴:一个追求、放弃和重拾的故事》

贵州教育出版社 出版

洋火文化 出品

第二个收获便是,开始意识到非虚构写作的另外一种可能。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这一代人接触非虚构写作,大都是因为《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三联生活周刊》等等一批记者和编辑老师们的启蒙和普及。那会儿,至少在我的认知里,非虚构写作和新新闻主义是不分的。很多时候在我看来,非虚构写作就是一种新闻报道,一种公共写作。可是在2015年的时候,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扇窗,非虚构写作可以是一种私人写作。

前面已经说了,这本书的故事内核是作者的成长故事。但《练琴》厉害的地方在于,作者在讲述个人成长的音乐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把一部古典吉他音乐史也给讲完了。但不管个人故事也好,古典吉他音乐史也好,作者的讲述都是个人经验,而不是某种公共叙事。这就让我意识到,非虚构写作讲好个人故事的同时也可以从个人角度讲好一门专业知识。

高级的非虚构写作者能够把这二者融为一体。它的描述对象可以是一门手艺、一种专业知识、一类社会问题,等等等等,只要是从个人经验出发,理性的分析、解释和讨论和感性的故事都能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所展现的知识就不再是冷冰冰的从知识到知识,而是带上了人性的温度。所以,如果有更多人从阅读这本书开始练起了古典吉他,开启了自己的古典吉他音乐之旅,我是一点也不奇怪的。时代如此,学点吉他给自己解解闷,不是很好吗?

我期待你来读一读这本书。也许某一天,你就会考虑写一本自传,把自己的人生和职业故事都写出来告诉给所有人。那么这一天,你我便成为同道中人。

最后但不是最不重要的,如果你是一位爸爸或妈妈,我要提醒你,千万不要误以为这本书买回去会让你懂得怎么鼓励你家孩子去练琴。不会的,真不会的,结果可能相反。《三联生活周刊》的前主笔王小峰老师就跟我说过,他曾经买过好多本送给身边的朋友,以便劝退这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音乐梦想。热爱是这本书的本义。

购书链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荐书|热爱是这本书的本义
老师荐书|夏日书单!适合孩子暑假阅读的10本书
名家荐书24小时播不停,这场“马拉松”超80万人次阅读
视频荐书|《这究竟是为什么》
新加坡《海峡时报》:翻开书页并重燃我对书的热爱
荐书
界面荐书|这些诺贝尔奖得主的书你们看过吗?
荐书 宜囤的三本“精神食粮”
荐书|《脊梁》出版
错过这本书,我是悔之无及,我恨我对书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

网址: 荐书|热爱是这本书的本义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6497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