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原标题:立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李茜 鄢静慧
著名画家樊枫作品《忙碌的春天》
开栏的话: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智慧的结晶,古人观天象,察物候,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生活。中国古代是农耕大国,也是诗歌大国。一手可耕田,一手可作诗,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兼备这两种本事,这也让他们进可朝堂,退可乡野。每个节气的到来,人们作诗咏叹,咏叹的是大自然,也是人生。
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起,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推出《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系列报道之“立春”。今年春早,人亦行早。
腊月立春居少,“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立春即将到来,孟国栋教授拍下已开放的梅花,感叹今年春来早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立春到来之后,将迎来三个典型的物候现象。这是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立春的描写。
这一对自然变化的感受,留存于古今每一个中国人的五感之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孟国栋,寒假回到老家浙江杭州,他就发现今年杭州的梅花比往年开得要早,暗香浮动。“古往今来,立春以在除夕之后居多。今年立春在除夕之前,人们就会感觉到今年春天来得早一些。”孟国栋教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前一年有闰月发生。
立春在除夕之前的情况,在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也有发生。有诗为证。唐中宗率群臣游宴,他自己先写了一首《立春日游苑迎春》,令群臣也一一作诗,现在存下来的还有韦元旦、崔日用、马怀素、阎朝隐、李适、卢藏用、沈佺期等人的立春诗。
全唐诗 唐中宗《立春日游苑迎春》,全唐诗九百卷目录十二卷,清刻本,武汉图书馆
唐中宗李显在诗中写道——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
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游完庭苑之后大宴群臣,唐中宗又出剪彩花,令群臣作诗,上官婉儿、李峤、赵彦昭、沈佺期、苏颋、刘宪、宋之问等人的诗也都存下来了。这些诗中不少都描写了腊月立春的情形,比如韦元旦的诗中就说“殷正腊月早迎新”。
全唐诗 宋之问《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全唐诗九百卷目录十二卷,清刻本,武汉图书馆藏
宋之问在《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一诗中写道——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诗中讲到了那一年冬天较暖,各种春天才有的景象,在腊月里已经出现了。唐中宗的诗句里“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也是这个意思。既然是中宗命题作文,各位大臣也就围绕中宗诗的主旨,来展开创作。诗中除了描写节气的内容,还有赞扬中宗的内容。比如,韦元旦的“愿把琼觞寿北辰”,阎朝隐的“光临天子万年春”,沈佺期的“歌吹衔恩归路晚”等句。
全唐诗 韦元旦《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全唐诗九百卷目录十二卷,清刻本,武汉图书馆藏
古人过立春仪式感拉满:打春牛活动人人参与,吃春盘、春饼、春酒有讲究
古人怎么过立春,立春之日有什么风俗?孟国栋教授说,古代是农业社会,立春对于古人的意义远胜于对今人的意义。萧瑟的冬天即将过去,真正的春天即将到来,“春光无限”“春风得意”“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大于年”等等俗语都是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欣喜表达。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古人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今天的春节。
著名画家樊枫作品《步春》
古人过立春,仪式感拉满。从朝廷到民间,举行一系列的活动迎接立春的到来。打春,又叫鞭春、打春牛,鞭打泥塑春牛,文献中有记载泥塑春牛“身高四尺,长三尺六寸”,打得越碎越好,以祈盼农业生产风调雨顺。
宋代王镃的《立春》诗写道——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在这首诗中也写到了古人过立春的另一个习俗“吃生菜”,生菜即韭菜,韭菜为古人立春要食用的“五辛菜”之一。《本草纲目·菜部》有记载:“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一家人在一起,准备春盘、春饼、春酒,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一年的开始。
正因为春天过于美好过于短暂,古人也往往生发出感时伤事之悲情
春天到来,寒冰消融,草木萌发,动物从冬眠中醒来。一切应该是美好的开始。然而,人生不可能永远留在春天,正因为春天过于美好过于短暂,因而古人也往往生发出感时伤事之悲情。
集千家註杜工部詩集,杜甫,明許自昌刻本,武汉图书馆藏
唐代杜甫的《立春》诗中就写道——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夔州,至大历三年(768年)离蜀。此诗作于诗人寓居夔州时,此时离安史之乱结束不过数年。前四句作者由眼前的春盘回忆起往年太平“盛世”,每当立春,高门大户把青丝韭黄盛在白玉盘里,经纤手互相馈送,以尽节日之兴。后四句叹息自己流落异乡,为了抒发郁闷的心情,唤儿子找来纸题诗一首。战乱兵祸,时局动荡,人便为草芥,萍踪难定。提笔作诗,是为人生窘境找一个情绪的出口,回忆往昔也是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同样在立春之日发出伤春之感的,还有于谦所作的《立春日感怀》——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大举入侵明朝,史称“土木堡之变”。危急关头,于谦挺身而出,率领军民击退瓦剌军。此诗作于击退瓦剌入侵后的第二年,即正统十五年(1450年)春天。立春日引发了驻扎在前线的诗人的思亲之情。
(来源:极目新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立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春天的样子
万物生长 立春将至 今年立春有啥不一样?
新的春天 新的奔跑
古人的日子 | 立春: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古人染梅描九消寒法
【古诗词鉴赏】元代词人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 词赏析
立春立新志:复苏进行时,不负好春光
立春:七首诗词,愿疫去春来,岁岁花开
一起消寒(上)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