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范儿》小年上新!《彩云追月》穿越百年,诉说不变思念

原标题:《湾区范儿》小年上新!《彩云追月》穿越百年,诉说不变思念

明月究竟在哪方

白昼自潜藏 夜晚露毫茫

光辉普照世间上

漫照着平阳 又照着桥梁

皓影千家人共仰

南方都市报、N视频特别策划推出的《湾区范儿》系列文艺专题片,目前已发布三期,分别是《行街三拼》以弦乐四重奏碰撞城市地标,《与爱共舞》以舞蹈融合AIGC技术串联湾区地标,《冬季到广东来看海》以阿卡贝拉金曲合唱打卡湾区无敌海景。

借由小年到来之际,《湾区范儿》第四期《百年金曲,不变深情》正式发布。从旧时流传于民间的曲调,到现代屡次改编为更具时代特色的歌曲,在华人世界广为传唱,《彩云追月》传统乐音穿越流变的百年时光,诉说不变的思念之情。

1

穿越百年,历久弥新

这趟“穿乐”之旅从主角阿粤一家三代人的视角展开。在阿粤爷爷的讲述中,相传,《彩云追月》一曲最早可追溯至清代,流传于广东民间,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曾将此曲抄送大内演奏。

歌名《彩云追月》寓意仙人驾着五彩祥云奔向月宫。古筝的弹拨清新脱俗,似描摹如水月华,而民乐的合奏大气恢弘,如夜空中逐月的彩云阵势,寄寓了古时千里人相隔,遥望明月寄相思的景象与情怀。

时空瞬移,快进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加入粤语唱词的《彩云追月》由一代歌后丽莎演唱,在华人世界流传已久。“静听乐悠扬,越觉乐洋洋,夜鸟高枝齐和唱”,轻快明亮的编曲和歌词冲淡思念愁绪,诠释出一片月朗风清的欢欣气象。当影片中再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节点,丽莎演唱的粤语版本应景响起,呼应游子与故土乡亲重逢的期盼和欣喜。

时空再次瞬移,来到2003年。由歌手爱戴填词、演唱的《彩云追月》在央视元宵晚会上演,歌曲采用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形式演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就在同一年,中国首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圆梦“飞天”,中国人亘古对于月亮的“追寻”又近了一分。

“穿乐”之旅进入21世纪,随着音乐多元化发展,《彩云追月》衍生出更多不同的改编版本,并通过广州亚运会等国际性大型活动走向世界。无论哪个版本,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海内外华人总能同声共唱。

2

不只追月,更追团圆

影片中,故事的结尾聚焦于小年夜,正忙于加班的阿粤接到了家人的电话,他决定放下工作,赶上这顿团圆饭。

古往今来,圆月象征团圆美满,寄托人们的思念和向往。经久不衰的《彩云追月》早已不仅仅是一首传统歌曲,它更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里关于团圆的价值观——团圆是情感的归宿和期盼,更是文化的联结和传承。

人间至味是团圆。龙年春节将至,无数在外打拼的游子此刻正踏上归家的路途。万家灯火中,就让这首年轻的老歌陪伴归家路,向团圆奔赴。

出品人: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统筹:贺蓓

文案:贺蓓 钟欣

编辑:彭思敏

图片编辑:段奇

执行:李伟君

海报设计:李毅然

制作单位:南方都市报 N视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湾区范儿》小年上新!《彩云追月》穿越百年,诉说不变思念
《湾区范儿》首期出炉!当岭南音韵遇上文艺地标
名家秀湾区“文艺范”百余场文艺活动登场
大型交响套曲《湾区畅想》首演完成
大湾区青年管弦乐团内地首秀,奏响“湾区融合之音”
钢琴家杨艺可、广府文化大使伍燕共同演绎《彩云追月》
百年老字号荣宝斋大湾区首场拍卖会4.64亿元收官
用年轻人视角传播湾区民间文化!“探宝觅踪”交流鉴赏会举办
广美院长范勃:联合构建湾区艺术创新系统,三点发力区域发展
湾区管弦新生力量闪耀集结,奏响文化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网址: 《湾区范儿》小年上新!《彩云追月》穿越百年,诉说不变思念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6565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