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春天卷起来

原标题:把春天卷起来

□王晋恒[马来西亚]

2013年年尾,我们举家到江南旅行,与我随行的,还有这一本《听风的声音》。书中她以马来西亚人的视角重新观照祖籍地,让当时的我深受启发,于是竟然在摇摇晃晃的途中模仿朵拉的风格写出十几篇游记,回家打印在A4纸装订成一本自鸣得意的小书。

2013至2023,时间横跨十年,我也正式出版了第一本书,不再有借口以新人的姿态躲在前辈的阴影之下。而这十年,从《听风的声音》到《把春天卷起来》,我们读到朵拉流浪的天涯行脚已经回归马来西亚本土,后者的视角大多从马来西亚槟城向外观望,并以往昔出国的丰富阅历互作对比,漫谈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

朵拉曾自嘲:“如果以地域作为定位,我已经是一个难以归类的作家。”在我看来,朵拉往返马中的经历,已经足以使其成为一位外交使节。散文《白粥情意结》当中,她分享了接待中国作家的体悟。原来中国人习惯早餐吃粥,但马来西亚早餐店大多不卖。在这篇散文中,中国作家和朵拉之间的互动,可被视作这本书的基调——不同地区的读者通过朵拉这位中间人,理解另一个地区的文化精粹。

《把春天卷起来》分为两辑:辑一《人间有味》写食物,辑二《犹有余韵》写花。自小常随家人到槟岛购物,却不知跑马场外的行道树原来是Angsana,或被诗意地称作“悦椿花”,“那薄片的黄色花只有一天的时间精彩演出”。读了散文集才知道原来槟城老植物园人行道两旁种的是炮弹树,“当巨型的棕褐色果实成熟后,掉在地上会发出像炮弹一样响亮的爆炸声音”。我们在书中读到鸡蛋花的多重身份——在印尼它象征美丽,并拥有各种叫法比如plumeria、kemboja、frangipani;但在马来西亚,它却因为常开在马来坟地,所以“不讨华人喜”;在佛教徒眼中,鸡蛋花“属佛教‘五树六花’之一,人称‘庙树’或‘塔树’,为寺庙绿化必种植物”。

学者林宛莹评论:“朵拉能从花里看到世界,能从花里看见绽放的灵魂,其主要原因在于她有一颗诗情花性两相融的心,更在于她对美的信仰。”从她的散文中,我们读到她作为一位画家的任性天真:“夜空中的星星,不停地闪烁,那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无关金钱,无关物质,关乎心灵的追求,灵魂的依托。”

朵拉也认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是人,但必须进入自然朴素,进入一种道的境界,看不出人为的痕迹,而是创作者本真的显露,才是最完美的艺术作品。”而所谓自然,亦是季节的流转和百花的开落。所以,朵拉的散文脱离不了感时的抒怀。她是爱美之人,无奈美又往往转瞬即逝。比如樱花花期不过短短七日,朵拉感慨:“世间所有良辰美景莫不稍纵即逝,道理蕴涵在美不胜收、灿若云霞背后的是劝君莫负刹那芳华呀。”朵拉多年对紫阳花的盼望和寻觅,体现的是凡人的执着。可贵的是,朵拉不会老气横秋地追求超凡入胜,提倡“放下”。美好事物都是短暂的,所以更加需要追求和珍惜。朵拉引用东山魅夷的话这样写道——“如果花儿常开不败,我们能永远地活在地球上,那么花月相逢便不会引人如此动情……”

想起那年在江南第一次邂逅枫叶,摘下几片塞入《听风的声音》的傻气。如今重展旧书,枫叶完好如故。我想以书藏叶而叶不腐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就像朵拉这本书试图“把春天卷起来”,除了适合制作一盘可口的春卷,也适合保鲜那些轻易风化和褪色的美好点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翼无忧的多样桃花!撒糖狂欢卷起来
现在男二女二的剧本也好绝!开始卷起来
春来了,我把春天读给你听 | 诗歌诵读征集
我们把春天装进包里,然后大笑
寻找春天
“我不是菜,我是土生土长的春天”,大三男生把生活日常写成优美诗歌
我爱春天
春天的锁
春天全景在线
绿色春天 金色希冀

网址: 把春天卷起来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6586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