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艺术礼赞丨加埃塔诺·佩谢:重塑物与人的奇想世界
原标题:新年艺术礼赞丨加埃塔诺·佩谢:重塑物与人的奇想世界
加埃塔诺·佩谢《人无完人椅(差异是美特别版)系列》2022
每一个人开启新年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人们热衷于用行动来铭记这个岁尾年初的独特感受。我们不妨一起用艺术的方式开启 2024 年,体会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新年艺术礼赞已经开启,艺术家用专属语言为观众讲述着生活的不同切面。
加埃塔诺·佩谢
“集合——加埃塔诺·佩谢个展”集中呈现佩谢近年创作的最新艺术作品,部分作品更是全世界范围的首次亮相。展览通过媒介多元、色彩鲜丽的立体作品,以其拟人化的设计手法,对浓烈色彩与创新材料的匠心独运,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关切,将观众带入艺术家的奇想世界。展览进行同期还将邀请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大众策展人”(Guest curator),为公众带来多样化的展览解读视角和别样的互动趣味。
集合——加埃塔诺·佩谢个展
展览时间:2024年1月5日—2024年4月7日
展览地点:POLPAS 北辰荟 2F
多领域的“探险家”
加埃塔诺·佩谢 1939 年出生于意大利拉斯佩齐亚市,是一位集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等角色于一身的“探险家”,活跃于全球艺术舞台。他的艺术创作并不局限于设计作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还持续关注材料观念、现代都市发展、人与自然、社会等议题,赋予作品持续的生命力与人文内涵。
佩谢的创作拒绝一味的复制,也不拘泥于一种材料和工艺。他年轻时就曾发表宣言称“艺术应该有不统一的权利,我们应该改变,我们应该自由地创作,而不是不断地重复自己”。
1960 年代的意大利是工业设计的创新时代,在经历过建筑学院的僵化和教条之后,佩谢自 60 年代起开始关注现代工业材料对于塑形的实践可行性,将材料的收缩性和弹性特质与设计理念和应用进行结合,如早期所使用的聚氨酯泡沫、家具产品中所使用的树脂。
左:加埃塔诺·佩谢《岩石落地灯(小)》2023 树脂 50×55×50 cm
右:加埃塔诺·佩谢《岩石落地灯(大)》2023 树脂 48×42×94 cm
艺术家在运用手工制作模具达到“批量复制”生产的同时,又在使用材料和浇灌过程中脱离固定范式,通过调整材料配比、颜色、浇灌速度和角度,通过树脂材料在瞬时状态下的不确定性,为作品注入别样的生命力,赋予每一件作品独一无二的“面孔”。
在加埃塔诺·佩谢 50 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一直在不断尝试实验与创新。《纽约时报》的建筑评论家赫伯特·穆沙姆(Herbert Muschamp)将佩谢跨领域的作品形容为“一场可以与建筑比拟的头脑风暴”。
“多样化、不重复”
“集合——加埃塔诺·佩谢个展”通过媒介多元、彼此互文关联的系列座椅、桌台、灯具等作品,带领观众探索材料的可塑性、自然主义的色彩结构及其拟人化的呈现方式。
2002 年初,标志着佩谢“多样化、不重复”设计理念的“人无完人”椅系列诞生。此次展览不仅展出艺术家为纪念这一系列诞生 20 周年而创作的“差异是美”特别版系列椅,亦带来 2002 年“人无完人”系列中由佩谢亲手制作的边几原型。
展览作品还囊括以相较于常规树脂更为柔软的特殊树脂材料创作的《小恶魔椅》,一体成型技术塑形而成的《花瓶》,突显艺术家对于材质不断精进的成熟理解和极限的创造性探索。《Fiona小桌》《笑脸镜》则是艺术家拟人化创作的具象体现,赋予其作品功能性之外的情感价值。
加埃塔诺·佩谢《花瓶》2023 树脂 17×17×20 cm图片由UCCA Lab提供
展览还展现了艺术家探索家具灵活性、趣味性的《问号桌》和《鱼形咖啡桌》,亦为观众呈现佩谢关注环境、自然及现实问题的经典作品,如使用自然元素的《树叶展示架》,使用混凝纸浆混合树脂材料、模拟出树枝肌理的《树灯》,以具象造型致敬自然、色彩缤纷、乐趣盎然的《水果衣架》,以及探索自然与人文关联的《岩石地面灯》。
加埃塔诺·佩谢《问号桌》2009 树脂、金属 160×351×74 cm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特别邀请佩谢进行空间设计,艺术家在展陈设计上沿用了他熟悉的树脂材料,以意大利进口树脂在展厅地面打造了一条蜿蜒的蓝色河流,并以一块圆形的和平鸽图案象征其纽约工作室所在之处。艺术家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工作室实际上正与东河相邻,河流与和平鸽图案在展厅内的相对位置,亦是对纽约东河与佩谢工作室在地理上实际相对位置的复现。与此相呼应,艺术家工作室的部分场景也在展厅的特定区域内获得大致还原,让观众得以一窥这位不断颠覆陈规、挑战极限的艺术家的创作日常。
促进对话、关注社会议题
佩谢将设计视作促进对话、关注社会议题的工具——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场景,相较于纯艺领域,设计具备更为广泛的启迪潜力。早在 2021 年,佩谢便与中国结缘,先后在深圳、北京及上海呈现三场个展,以其色彩缤纷、妙趣横生的作品为中国观众带来新奇体验。
本次展览是佩谢第四次到访中国,相较于此前的巡展,本次展览意图跳脱出美术馆传统的“白盒子”空间,在更为公共、开放、包罗万象的空间内展开一场艺术实践。作为一个集艺术、文化、商业及精致社交为一体的商业项目,一座蕴含新时代北京独有文化底蕴的“第二展厅”与“艺术岛屿”,北辰荟正为这场实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域,其与艺术相融而不止于艺术的包容性,亦与展览邀请艺术行业外的“大众策展人”参与策展的实验精神不谋而合。
在这个整体与部分、人与环境被重新聚集联通,在由观众和作品共同建构的展览场域中,展览以实验性的视角重新审视艺术与大众的关系。
当艺术被放到一个更为“公共”“复合”的场域中,艺术又将被如何解读?
实际上,“集合”(Assembling(S))为本次展览的核心议题。集合,首先指向了 UCCA Lab 所属的美术馆与展览所在的 POLPAS 北辰荟的传统功能——19世纪以来的物之聚集地。这种对物的收集与展示机制,已经深刻地嵌入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也影响到如家居、办公室、娱乐中心等其他城市空间的营造。
“Assembling”一词也有“装配”或“组合”的含义,“Assembling(S)”中可想象的复数形式则提示我们理解展览中“集合”的多种可能性。展览物品的陈列机制,在常规的美术馆中由策展人把控,单向传递给观众。而本次展览“集合”在艺术家佩谢的主导下,试图将这一单向机制变为双向或多向,并邀请有兴趣的观众共同参与完成这一转变。
有趣的是,展览通过“策展人招募计划”,邀请来自不同行业的观众成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他们在艺术家的授意下选取 3-5 件作品进行“遮盖”,完成来自不同视角的“策展”。同时,展览现场也将呈现与观众互动的板块,每一位到访此处的观众都可以挑选自己心目中被“遮盖”的作品,从而构成观众个人化的策展“集合”,重塑展示物与观众的时效性场域。
“集合——加埃塔诺·佩谢个展”为探索艺术作品与新型现代场域的互动构建了一个生动可感的观展体验,本次展览不仅是对艺术家本人创作理念的奇趣探索,亦挑战着观众对设计、艺术、展陈本身的惯常认知。展览以艺术家多元化的作品、独特的策展理念和互动机制,不断拓展艺术、设计、展览的多重可能性,重塑了作品集合与观众的关系,消除了常规美术馆展览中作品与观众的隔阂。
文 王雅静
编辑 韩哈哈
图片及资料提供 UCCA Lab
那尔那茜:春风马蹄疾 看尽城市花
白客:找自己 不停歇
郑妮娜力:尽心尽力
汪冰:心之所向 使人自由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 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吴牧野:精准生活 无限游玩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4年1月25日 花滑新生代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周艺术人物|王妙莲傅申旧著新出,青年艺术家重构空间
安妮•埃尔诺:文学必须与人息息相关
西班牙艺术巨匠安东尼·塔皮埃斯原作展出,纪念诞辰百年
最纯正“爱乐”新年献艺京城
札记 | 安妮·埃尔诺:历史、记忆与现实主义
安妮·埃尔诺:如何通过写作“叛逃”自己的出身?
塔皮埃斯个展在沪举行 他是继毕加索、米罗、达利后西班牙又一艺术巨匠
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是一部杰出的“社会自传”
光影铭刻激情 速度穿越时空 ——《艺术里的奥林匹克》与您共享油画《佩洛塔游戏》中生命与运动的律动
光影铭刻激情 速度穿越时空——《艺术里的奥林匹克》与您共享油画《佩洛塔游戏》中生命与运动的律动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1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9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9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