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春叶”点缀鲜活年味
原标题:一纸“春叶”点缀鲜活年味
新华社兰州2月6日电 题:一纸“春叶”点缀鲜活年味
新华社记者何问、任延昕
屋外风搅急雪,屋内炉火通红。
74岁的刘胜余拿着纸锉刀和小木槌,在一摞宣纸上依次凿打出镂空的花朵、铜钱和吉祥话语。儿子刘斌戴着指套,用细杆毛笔为形状各异的宣纸逐层染上颜色……屋里满是叮当敲打和罐罐茶在炉火上滚沸的咕噜声。
龙年春节脚步临近,刘胜余父子俩花费近10个月制作的春叶和遮面迎来销售季。在春节前张贴春叶和遮面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独特民俗,春叶和遮面也是当地必不可少的年货之一。
春叶和遮面是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渭剪纸中的一类古老艺术品种。通渭县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美誉,很多通渭人都能写会画善巧剪。
春叶,又称挂钱,其传统纹样为三种古钱相连构成,颜色多为红黄绿三种。遮面比春叶大,图案多样,常见的有牡丹、莲花、菊花等。每年农历腊月三十,通渭人会将春叶和遮面贴在房檐椽头、门框、窗框等高处,期盼来年吉祥、健康、丰收。
“西北冬景萧瑟,五颜六色的春叶和遮面就像花草树木,不管多旧的农家房院,只要贴上春叶和遮面,就有了过年的气氛。”刘胜余说,在通渭,家家户户过年时都会贴这种剪纸。
刘胜余的父辈依靠春叶和遮面的制作技艺养活了一大家人。“我们村里地少,过去一年到头收获的粮食不够吃,父亲只能逼着自己去学门手艺。”刘胜余说。
此后每逢春节前,刘胜余家里总是熙熙攘攘,人们慕名而来,只为采购他父亲制作的春叶和遮面。耳濡目染下,刘胜余也逐渐喜欢上这门技艺,并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折纸、钉纸、绘图、錾纸、加黄、染色……制作春叶和遮面的过程全是手工活,流程繁复,仅用于雕刻不同花纹的纸锉刀就有60多种。虽然每年只有春节前夕售卖,但刘胜余父子俩从五月份就要开始制作。
染色作为最后的重要步骤,最考验匠人的耐心。颜色要一种一种轮流染,每涂一下,还要用手指头摁一下,把颜色挤干,以免串色。直到一种颜色将一摞共80张宣纸渗到底、干透后,才能开始下一个颜色。
即使过程繁琐,刘胜余始终坚持要一步步做踏实。“农民一年忙到头,就盼着能坐在炕上吃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望着房梁下风中摇曳的彩色宣纸,我们好好做才能对得起大家。”他说。
父子俩共同坚守匠心,也在传承中不忘创新,他们不仅每年翻新图案和颜色,还会为有需求的客户“私人订制”祝福语和图案。
“如今生活条件更好,大家都搬进了楼房居住,春叶、遮面的需求量不及从前。但春节张贴春叶和遮面的习俗依然保留,更像是保留了人们对传统年俗的记忆和对春节的情感寄托。”刘斌说。(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新春走基层|一纸年画点缀鲜活年味 文创设计活化古老非遗
迎新闹春·寻找最年味|荆州市青少年宫举办“2024迎新春”实践活动
品“丹青里的广府年味”:春睡画院创办百年系列活动启动
写对联,送祝福!这里的新春年味浓|爱申活暖心春
湖北麻城:春联送“廉” 年味添“廉味”
“寻·年味”首届豫北年味摄影展颁奖仪式举行
我家的年味
普定:加紧排练迎春节 浓浓年味扑面而来
解锁海南人的“年味”
衡阳市蒸湘区:浓浓年味扑面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6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9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4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