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年味 ∣ 东山歌册的古韵新声
原标题:古韵新声年味 ∣ 东山歌册的古韵新声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敏婷):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历经发展沉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歌册”,在一代代传承人的挖掘、抢救和创新下,古老的歌声唱出崭新的曲调。“在小的时候,阿嬷对我最好”“日头下,去卖鱼儿,是个东山的阿妹”“红色庙山路,花瓣遍地撒”……这些是东山县27岁的阿涛和他的搭档阿勇结合“东山歌册”创作的闽南民谣系列的歌词。
东山音乐人阿勇与阿涛
东山人朱椰勇和陈顺涛因为共同的音乐爱好相识,一拍即合便组建了一支自己的乐队,叫做“阿勇阿涛”,传唱着一首首动听的东山歌曲。阿涛从小在东山长大,大学毕业后在福州一家琴行当老师,直到2018年初,阿涛回到东山,看到家乡旅游业发展很快,也感受到家乡越来越浓厚的文化气息,于是下决心回乡创业。在这个过程中,阿涛认识了邻乡同样热爱音乐的阿勇,两人一起组合成音乐搭档。凭着对闽南话歌曲的热爱,只要有演出,两人就作为组合上场。
提起东山歌册,阿涛告诉记者,小时候常听爷爷奶奶在干活的时候哼唱着一首首动听的曲调,虽不知他们唱的内容,但觉得特别有意思。如今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时常会感觉旋律很熟悉,细想发现就是长辈当年哼唱的曲调,其实东山歌册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东山歌册有六百多年历史,是吟诵歌唱体的民间口头文学,歌册内容多撷取历史、传奇戏剧、民间故事谚语等,其欢唱旋律有浓烈的地方特色,以闽南话为演唱语言,曲目丰富,歌词浅显易懂、内容多为民众喜爱。在阿涛阿勇的民谣音乐当中,他们结合了东山歌册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唱出来,每一首民谣都是大白话的歌词,明快的音乐节奏,表达对生活的认识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得了人们的喜爱与关注,这种创新为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们通过实地采风、收集资料、请教老一辈等方式,写出了不少以东山文化为素材的优秀歌曲。对于他们而言,只有了解才能唱得深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发扬传统音乐文化。
福建东山岛
浪漫的东山岛,这里一半是大海,一半小镇。他们平时会在东山的南门湾、顶街、苏峰山、冬古码头等地弹唱录制音乐。阿涛阿勇说,“无论何时,还是最喜欢家乡东山,这里的一年四季都有他的特色,也是想通过音乐的形式,让更多的外地朋友来东山。如今也有当地一些单位请我们做民谣创作,我们的创作主题也将始终与东山文化结合。”
在东山的海岛上,这里生活着一群从事“拉山网”的老人,他们主要以在海滩上捕鱼为生——这是祖祖辈辈沿用的谋生方式,采用的是一种叫“拉山网”的古老捕捞方法。阿涛阿勇告诉记者,这种方式在福建沿海一带已经传承了上千年,整个捕捞过程全靠渔民的腰力和手工拉网,没有任何机械化的工具,哪怕行船也靠人力。因此他们创作了歌曲《拉山网》,描述了传统捕鱼方式,传达着生活的道理。
东山岛作为一个拥有闽南文化的海岛,即使日月更替,岁月变迁,一些传统的年味和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为岛上居民带来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提及春节的美味,阿勇说,“甜汤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包含桂圆肉、银耳、红枣、白果等富有喜庆含义的食物,喝完这一碗甜甜蜜蜜的甜汤,新一年的生活更加甜甜蜜蜜。”
展望新的一年,阿涛阿勇充满信心,他们希望用不同的方式去演绎东山歌册,计划推出新专辑,通过写歌、唱歌为家乡做点事情,用音乐展现家乡风貌和历史文化,让东山人“记住乡愁”,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山文化。
阿涛阿勇带来的乡音,像一枚回家的车票,一句家乡话、一首东山曲,让我们感觉家已不远,勾起大家对故乡的思念,对春节的期盼。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韵新声年味 ∣ 东山歌册的古韵新声
古韵新声 和鸣共奏
古韵新声年味 | 南音邂逅流行音乐,绽放艺术之花
京直播|古韵新声,知音邂逅——张维良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室内乐
山歌进校园 传承有新声
古韵新声 诗意中原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河南站正式启动
百年古韵育新声 荆楚梨园绽芳华
古韵传新声, “10后”成为中国戏曲文化周票友大赛主力
古风中羼入时代新声
古韵民俗 中秋风华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