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雅意
原标题:春联雅意
□杨方
记得上初中时的一个寒假前夕,语文老师常敬文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写下一则谜语让我们猜:“两姊妹,一般高;同打扮,各梳妆。满脸是红光,年年报吉祥。”我们谁也没猜出来,最后还是常老师笑着揭开谜底:“春联”。
那天常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与春联有关的故事:说有一年过年,大书法家王羲之家门口贴的对联总是被人悄悄揭走。年三十晚上,王羲之又写了一副春联,但上下联都只贴了上半截,分别是“福无双至”与“祸不单行”。他认为,这么不吉利的春联自然不会再有人偷。到大年初一早上,王羲之才敢贴另一半,完整的春联是:“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从我记事儿起,就知道我们村的会计文庆恒是写春联的行家。庆恒叔是全村唯一会舞文弄墨的“秀才”,肚子里全是“墨水”。他写春联时,不用照着春联大全之类的书抄,那些装在肚子里的“墨水”全都会变成对联。只见他拿起毛笔在大红纸上一划拉,春联就会很流畅地“淌出来”——“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后来,过年读春联成了我的一大乐趣。大年初一,我会留意各家门口的春联,看春联就知道主人家的喜好。如今细想想,这得感谢当年我的语文老师——喜欢穿一身灰色中山装,口袋常插一支钢笔的常老师。他因上过几年私塾,国学底蕴深厚,当年常在我们面前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家诗》。他也是全校唯一一位会写毛笔字的老师,过年让我们抄春联也独此一人,寒假抄春联的作业留得好啊。
春节期间留意各家门口的春联,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这一习惯。但近几年来,过年贴春联往往流于形式,许多人家根本不在乎春联是不是手写,花几块钱在市场上买几副印刷品就是了,更不在乎春联内容。
过年贴春联是民俗,可民俗中分明又蕴含着具有文化韵味的雅意。我希望以书法家现场写春联的文化风景为契机,着力营造过年贴“手写春联”的文化氛围,那么,我们小时候挨家挨户欣赏春联的风景也许还会回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左琴右书、弦音雅意——古琴综合文化展览”在海淀区图书馆举办
邮储银行蓝山县支行:春节送春联 春联迎新春
爷爷的春联
春联迎春
沙湾市:写春联送春联 红红火火迎新春
漂洋过海的蹩脚春联
上街撕春联,丢了文明
惠济区检察院开展“迎新春 写春联 送春联”主题活动
江西万载:写春联 迎新春
阿克苏:迎春送祝福春联进万家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0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6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5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96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2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9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91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