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奔马迎腾龙 吉林非遗传承人让马头琴更新潮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奔马迎腾龙 吉林非遗传承人让马头琴更新潮
中新网松原2月13日电 题:奔马迎腾龙 吉林非遗传承人让马头琴更新潮
中新网记者 郭佳
锉刀、木料、尺子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工具,散乱地摆在桌上,墙上钉两根钉子,扯上一条线,挂着未上色的马头琴琴杆,环顾四周,进门左边的墙上挂着屋里唯一的装饰,那是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草原之声”。
这是吉林省马头琴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白苏古郎的工作室,陈设极其简单,但这里制作的马头琴却是很多演奏家的心头好。
新春伊始,记者来到吉林省松原市白苏古郎的工作室,他身着白色蒙古族长袍与记者见面,握手很用力。他特地叫来两位徒弟“热场子”,他们年龄不小,是他在社区教马头琴时认识的。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最早是木质琴杆,梯形的音箱上蒙着马皮或牛皮,两束马尾做琴弦,藤条上另拴着一束马尾做琴弓。
白苏古郎在工作室制作马头琴。(资料图)张瑶 摄
白苏古郎介绍,最早的琴头不一定是马头,也雕有兽头、龙头的。因为这个缘故,他尝试在马头琴雕刻龙头,竟出乎意料地受顾客喜爱。“这不是为了应龙年的景做的,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马头下面加上龙头,寓意为‘龙马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之一。”
“马头琴不只属于蒙古族,也属于中华民族,甚至全世界。”这是白苏古郎的初衷。
白苏古郎17岁到松原市拜师学艺,30余年的潜心钻研使他颇有名气。他制作的马头琴音域宽阔,音色干净而饱满、悠扬而浑厚,既能表现万马奔腾的壮阔之感,也能表现鸿雁归乡的缱绻之情。
白苏古郎把工作室分成几间小屋,一间客厅待客展琴,一间正厅开课授业,一间用于喷漆和木工。喷漆室比正厅低三个台阶,有两个向外的排尘口,气温比室外还低。一年里的多数时间,他都窝在这里。
马头琴制作工序不算繁复,难在精致。雕刻要精致,声音更要精致,细微之处才见真功夫,制作一把好琴往往要耗时一两个月。白苏古郎和徒弟们一年大约能纯手工制作200把马头琴。他称,不敢再多做,会影响质量。
白苏古郎在工作室展示马头琴。(资料图)张瑶 摄
白苏古郎使用的工具并不精致,更多是用着顺手的即兴发明。雕刻马头最重要也最危险,稍不留意就会脱刀伤手,他的这双手总共缝过十几针,“怕这些做不了匠人”。他满不在乎。
为了推广马头琴,白苏古郎在琴上花费了不少心思,他把琴涂上鲜艳的颜色,有人说他不够传统,不够严肃,他却直言“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
实际上,白苏古郎的马头琴卖得很好,特别受小孩子喜欢。随着时代发展,手工制琴的人越来越少,有人劝他开个工厂,多做几把琴多卖一些钱,他摇摇头说,作为马头琴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没有温度的琴他不做,机器做不出真正的艺术品。
白苏古郎在工作室演奏《鸿雁》。(资料图)张瑶 摄
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是中国“马头琴之乡”,当地马头琴文化传承较好,官方曾多次组织一二千人马头琴齐奏,还创造过世界吉尼斯纪录,这是白苏古郎学艺后就此扎根的原因之一。
这些年,白苏古郎不仅在当地中小学和职业院校设立了马头琴培训公益课程,还常常到当地社区普及马头琴知识,他演奏的《鸿雁》宛转悠扬,不少人因此与马头琴结缘。“我的使命就是坚守。”白苏古郎说,“守住就能成事。”(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新春走基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龙年首日秀水族“龙文化”
新春走基层|南京非遗传承人创作龙年剪纸作品迎新春
非遗传承人创作巨幅剪纸《腾龙盛世》迎新春
(新春走基层)陕西“非遗之城”拉开新春序幕
(新春走基层)山东手艺人传承非遗中的“龙文化” 以独特贺礼迎龙年
新春走基层〡拿手绝活闹元宵!新乡县组织非遗民俗文化展演
(新春走基层)湖南麻阳苗乡非遗花灯闹新春 小戏剧种历久弥新
新春走基层丨江西南昌:多彩非遗闹元宵
(新春走基层)“90后”沪漂姑娘守护“家门口”的非遗传承
(新春走基层)山东多彩非遗民俗“花式”闹元宵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6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9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4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