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收藏织绣在琉璃厂展出

原标题: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收藏织绣在琉璃厂展出

为丰富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由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主办的《彩绣菁华——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收藏织绣展》于2月10日(大年初一)在琉璃厂东街虹光阁正式开展,开展三天,展览已接待70000多观众。

中国织绣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工具的逐步改进以及麻布、毛纺织品、丝织品、衣服的出现,人们开始逐渐将带有寓意的各式纹样画于服饰表面,进而发展到在纺织品上织出纹样或用针绣于服饰之上,形成了织绣。

本次展览遴选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所藏各类织绣艺术品百余件,展览分为福满京华、龙腾紫垣、代代平安三个单元,展现精致华美的宫廷织绣工艺、流行于宫廷中的纹饰和颜色,以及丰富精巧的民间刺绣工艺,让观众在绚烂多彩的纱线间,感受传统织绣工艺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味中国人延续千年的浪漫情怀。

现场关注度最高的展品是一件《十八尊者册页》,这件刺绣作品针法细致入微、生动淡雅,由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之妻“魏国夫人”管道昇手绣,是迄今存世的元代至今保存最完好、图案最丰富、绣幅最多的名家孤品,堪称中国刺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绝代神品。绣法继承并发扬了宋代刺绣技艺的精髓,擘丝极细,用线只一二丝,绣针亦如发细,以至绣迹如笔翰图绘,其针法多样,多为齐针铺纹平绣,间以抢针法的短直针脚,其疏密、轻重、逆顺,循丝理而参差运针,将丝线的光泽与柔顺结合运用,恰到好处。

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展览策划部部长董琪介绍说,开展三天,本次展览接待了70000多观众,希望通过更多人的努力,让织绣这一瑰宝能在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发出更璀璨的光芒,绣出时代画卷,助力美好生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李晓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收藏织绣在琉璃厂展出
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亮宝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将汇聚琉璃厂
首次展出 AI看展 “万历文物主题特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
一批广绣文物在穗展出
《锦绣大千——中国古代织绣唐卡集珍》在青海发布
《锦绣大千——中国古代织绣唐卡集珍》在京首发
绣美天工——织绣技艺传承创新座谈会在京举行
恭王府旧藏丝绣珍品冒雪“省亲”
传统织染绣精品亮相北京景山公园 连接打通艺术与生活
2023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即将开幕 集中推出10项重点活动

网址: 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收藏织绣在琉璃厂展出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6826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