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沾衣欲湿杏花雨 博物馆中寻春色丨岁时物语
原标题:雨水·沾衣欲湿杏花雨 博物馆中寻春色丨岁时物语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制图 王思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杜甫
雨水海报 制图 王思祺
初春,一场细滑润泽的雨水,带来草木萌动,万物受到雨水的滋养开始生长复苏。于是,自古以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2月19日,在渐浓的春意中,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悄然到来。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描述,此时天气逐渐回暖,降水也开始变多。而在雨水节气后不久,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草木萌动,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明陈粲桃柳争艳图扇面 四川博物院藏 图据四川博物院
春色、雨水、暖意、萌动……春意唤醒大地生灵。在古时,人们把雨水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说的是,此时水獭喜欢把鱼咬死后放到岸边、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于是有“獭祭鱼”之说;又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日,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的,不仅有根据地理、气候和自然界的一些景象,所编写出的“七十二候”。古人为每一个节气选择了相应所代表的花,《荆楚岁时记》曰:“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
雨水花信有三:“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而在四川博物院中,也能窥到一抹来自杏花的春色,其被凝结在冰肌玉骨的瓷杯上,泛着温润晶莹的光芒,那就是——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瓷杯。
四川博物院藏有一套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瓷杯,它们是康熙朝官窑精品,十二只为一套,每只杯身按一年十二个月绘制一种应时花卉,配以淡雅的釉下青花诗文,每首诗后均有一枚篆书“赏”字方印。瓷杯集诗、书、画、印等为一体,胎体轻薄细腻,釉面光洁莹润,色彩清新淡雅。其中,二月为杏花。
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瓷杯(二月杏花) 四川博物院藏 图据四川博物院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洁白如玉的杯身上,选自唐代文人钱起的《酬长孙绎蓝溪寄杏》两句诗句,被题写其间。再看杯身的另一面,在绿色与蓝色所描绘的草茵、山石间,一株杏花枝干矗立,枝上花朵有的已悄然盛开,有的含苞待放。红花绿叶间,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杏花是春日之花。自古以来,杏花以独特的气质,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吟诵。而在他们的笔下,杏花的出现,常伴随着春雨、微风,也常与烟雨江南关联。杏花微雨,山水如画,小桥流水……构成了一幅诗意江南图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笔下的春意,也少不了杏花的那一抹微红。
雨水到,春意来。虽然此时,有的地区仍在春寒料峭之中,面对着天气的变化不定,忽冷忽热,乍暖还寒。但雨水的来临,也证明着春和景明的春天,已近在眼前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雨水·沾衣欲湿杏花雨 博物馆中寻春色丨岁时物语
立春·冬去春归万物长 到博物馆来寻“牛”|岁时物语
雨水至丨温柔、灵动、醉人的春雨都在古诗词里
夜雨丨三都河:雨水节气喊雨
清明诗话
今日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分丨生活明朗,万物可爱
听,诗词里的雨水节气
诗词丨十月半:欲买桂花同载酒,岁岁朝朝少年游
七律——咏杏花(二)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