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十五:四地多走动,子孙才会富
原标题:人过五十五:四地多走动,子孙才会富
很多人认为,五十五岁之后,要学会断舍离,守住自己的财富和家庭。
吃吃喝喝、赌牌、多情、追逐利益的地方,我们最好不要去了,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可是,人是不可能一直闲着的,也不可能每天都待在家里,出去走走,适当群处,才能找到快乐。若不是这样,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跳广场舞了。
从长远来看,我们临近退休了,或者已经退休,就要充分考虑到家业的延续问题,要在自己还不算太老的时候,扶子孙一把。
因而,我们要记住一句俗语:“四地多走动,子孙才会富。”
在扔掉一些社交和圈子之后,也走进一些正能量的地方,积德积福。
01
第一个地方:父母在的地方,多尽孝。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很老了,甚至走不动了,真的不是累赘,而是儿女反哺的开始,是孝道的真实体验。
我们漂泊了多年,而父母却始终在家乡守望;或者是,兄弟姐妹好几个,父母只在某一个兄弟姐妹家里居住。
只要父母健在,你就多去看一眼吧。也许,看一眼,少一眼了。
特别是在农村长住的父母,他们没有什么钱,也没有退休金,靠一亩三分地养活自己。作为儿女,你回到农村,感受小时候的乐趣,也帮忙种地,比在城里瞎逛,就好一万倍。
去看望父母,还得多带些礼物,尽可能满足父母的要求。虽然,你给了父母赡养费,这些礼物是额外的,但你要懂得“吃亏是福”。
五十五岁的你我,也是父母了。当下的做法,就是给子孙做榜样,传递家风。
02
第二个地方:儿女的小家庭,帮忙带娃。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不假,但总有一些时候,儿孙也有难处,需要父母鼎力支持。
从现实生活来看,中年人真的很累,工作、持家、交友、应酬等,一样都不能上。
忙着工作,就顾不上孩子。特别是一些出差很多的人,对家庭有再多的不舍,还是要离家。
老年人尽可能帮忙带娃,有怨言,也有幸福,更重要的是一份“理解”。
千万不要在儿女需要人帮忙带娃的时候,我们就置之不理,只顾自己去旅行、跳舞。等自己走不动了,孙辈也长大了,才想起依靠儿女的事情。
儿女是否能好好赡养我们,不仅仅是孝道的义务,还得看儿媳和女婿的态度,甚至和孙辈的支持,关系很大。
家庭的和睦,不仅凭良心,还得凭感情,一报还一报。
03
第三个地方:遇到贵人的地方,留住人脉。
真诚建议,在我们退休、即将退休的时候,去帮助过我们的贵人身边,表达感激。
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勾心斗角的人,也被人伤害过,但是帮忙的人也不少。
比方说,职场上,提拔你的上司、非常信任你的客户、引荐你去见重要客户的亲戚朋友。
人,千万不要做“白眼狼”,总是把社会的负面消息 ,人的丑陋面,牢牢记住,却忘记了社会还有温暖和感动。
若有必要,带着子女一起去走访贵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世交”。
你退休了,但是你的贵人,不一定退休了。你的贵人退休了,但是贵人的子女,也会混得好。
几代人接力,一些人脉关系,就根深蒂固了。
作为70后的我,小时候去隔壁村里采摘山胡椒。
天黑了,我才下山,发现自己没有准备手电筒。走到一户农家,我说:“我是某某的儿子......”
主人热情地招呼我吃饭,还借了手电筒给我。
农家的主人和我的父亲,曾经在林场一起干活。因而,我得到帮助,也就顺理成章了。
“人生何处不相逢”,别以为全世界的社交都没有用。能够成为贵人的人,心地善良,值得一直珍惜。
04
第四个地方:身边的“寒门”,冷庙烧香。
江苏的吕天梅,发现不远处的一个车库里,住着一个读书的男孩刘远毅。
原来,男孩失去了父母,家庭条件也非常糟糕。
带着一份“心疼”,她主动帮助男孩,还让男孩在自家住下,资助其读书。
若干年之后,男孩去了英国发展,一口气给了吕天梅一百多万,还帮助吕天梅的女儿,成家立业。
这年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已经过时了。我们仍旧相信,寒门出贵子。
“寒门”,不仅仅是孩子读书的地方,也可以是有本事、没本金的创业人。有的创业人,连去远方的路费都没有,你给他千把块钱,就能解决大问题,回报率也是很高的。
我们要帮人,但更要精准帮人。别把好心,给了好吃懒做、做坏事的人。
和未来有出息的人结缘,你的子女也会因此受到恩惠。有舍有得的道理,体现得很明显。
05
什么的富贵?
不是把金钱都放到自己家里,然后传承给了子女,就富贵了。也不是子女盯着金钱,拼命干活。而是一家人,内心善良,助人有方,家风持续变好,家庭变成了最温暖的港湾。
五十五岁,是从中年转型为老年的年龄,更是家业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子女身上的阶段。还得持续努力一把,让子女的心灵变得贵气。
任何年纪,都不能固步自封,去以上几个地方走一走,你会有收获的。
跟对人,做对事,走对路,一生无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过五十五:四地多走动,子孙才会富
人过五十才明白:家有三漏害子孙
人过七十才顿悟,这几种福报,会出现在子孙身上
老祖宗常说:“门口有横路,子孙多富贵”,是什么道理?
人过七十才发现,真正的贵人,就是这四种人
“坟头九两土,子孙代代富”,“九两土”指的是什么?有什么说法?
人过六十才能读懂的古训:老人长寿克子孙
七十岁之后,你要知道:四物不送人,子孙才能富
人过六十,越“糊涂”,越能富养自己
人过五十,富养自己的最佳方式:好好吃饭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1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9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9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