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瓦尔登湖》:生活总有另一种可能
原标题:重读《瓦尔登湖》:生活总有另一种可能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大到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澄澈又生动的文字让许多读者对一种生活方式心生向往,也因此相信:不需要很多钱,也能够好好地活着,快乐地活着。
直播间截图
2月22日,翻译家李继宏、财经作家吴晓波与青年作家都靓来到直播间,以“重读与重逢:《瓦尔登湖》的两年两个月又两天”为主题,畅谈当下阅读这本书的原因和意义。
李继宏曾于2013年推出译本《瓦尔登湖》。他表示,这本书其实在1949年就翻译成中文,一直没有太多人看,不温不火,等到1990年代经济发展,人们在生活上没有太多忧虑,渐渐开始向往精神上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梭罗著,李继宏译,果麦文化出品
在吴晓波看来,《瓦尔登湖》的畅销本身也是挺值得讨论的一件事情。书里有一句话让他印象特别深刻——“作为一个生活在文明社会的人”,“这是一个身份的定义。不是说写作者是一个避世者,他写这本书就是给文明社会中的人看。”
“我觉得作为一种念想的瓦尔登湖本身很重要,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次旅游,一场恋爱,一种爱好,当下的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让自己放过自己的空间,拥有一种从当下生活抽离的可能。”吴晓波说。
对于“生活的可能”,李继宏认为我们永远不要认为当下的生活是唯一的可能。“你从一个圆心画出多少半径,生活就有多少种方式。如果现在的生活让你感到困顿,你可以换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始终明白一点,不要作茧自缚,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它给我们一个永远放在那里的瓦尔登湖,让我们知道‘生活不必如此’。”
李继宏称,每个人都能够清醒地活着,追随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去成为与众不同的、独立自主的人,这是梭罗的理想,也是我们今天重读《瓦尔登湖》的意义。
李继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作家阿来谈《瓦尔登湖》:为生活做减法
“活出自我”可能成为另一种枷锁
“名家读经典”首期开讲《瓦尔登湖》
夜读·经典之夜|瓦尔登湖(二)
“名家读经典”系列首期:阿来解读《瓦尔登湖》
阿来老舍剧场解读《瓦尔登湖》:喧嚣时代需要这样一本书
“名家读经典”系列活动首期开讲,阿来讲述《瓦尔登湖》
夜读·经典之夜|瓦尔登湖(一)
品悟·情怀|心底总有感动
重读《诗经》三首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