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王弗的“唤鱼”情缘
原标题:苏轼与王弗的“唤鱼”情缘
《千古最美情诗》刘丽朵、喵哉等 编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喜马拉雅有声专辑《刘敏涛·千古最美情诗》的纸质出版物。内容主要节选从先秦到清代的50首中国古代经典情诗,讲述《诗经》、“唐诗宋词”、《红楼梦》等里的爱情故事。在提升读者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更让读者了解情诗背后的人文经典历史故事;丰富自身精神文化内涵、感受爱情之美好神伤的同时,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诗词文化。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传说,四川青神县中岩寺下有一汪池水,你若是站在池边拍手,游鱼便会接二连三地浮上来。有一天,一位私塾先生命学生为池水起名。其中一人不假思索,写下“唤鱼池”三个字。私塾先生心中暗惊,他和自家女儿的回答竟然一字不差。看来,两家不仅有师生之谊,恐怕还有姻缘之分啊。
这位年方十九岁的才子,便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而塾师的女儿王弗,日后果然与他结为婚姻。一句“唤鱼”,唤出了三生之缘。
但谁能料到,此世的相遇竟也像鱼儿浮头一样短暂。十余年后,苏轼漂泊天涯,暂时寄身于山东密州任上,王弗早已长眠于月下孤坟。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梦境让他们再度相遇——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在梦中,苏轼看见妻子王弗一边审视着妆容,一边嘱咐一些杂事,语气温柔而平常。她的目光没有离开过铜镜,絮絮叨叨地说着,甚至没有看向他。
小轩窗下,沉香缥缈,这味道已经许久没有闻到过,陌生的香气令他突然醒悟,原来自己身在梦中,不知不觉回到了家乡,而眼前对镜梳妆的妻子,已经去世了十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间,这个年少气盛的才子,步入儿女成行的中年,吞下多少辛苦,却还能“一蓑烟雨任平生”,靠的便是一个“忘”字。
他续娶了娇妻,养大了遗孤,也远离了故乡,他以为自己不再思量了,不再想念了,和亡妻共同度过的岁月变成轻飘飘的一场梦。而此刻他才意识到,梦是最重的,重得接近于永恒,在物是人非的岁月里沉淀下来。梦里的妻子王弗,仍然是十七岁那年初嫁的模样。
不过当时,苏轼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婚姻当中幸运地中了头彩。而十七岁的王弗微笑不语,她擅长人情世故,擅长诗词文章,但更擅长将这一切轻轻藏起,像一朵藏起芳香的花。
一个有心谦虚,一个才华横溢,一个贤惠务实,一个旷达不羁,乍看这一对新婚夫妇,我们不免被少年苏轼的光彩占尽了注意力,而王弗变成了光芒背后的暗影,甚至不免怀疑:他们是否般配?
如果不是婚后的一段小插曲,苏轼恐怕也不知道,夫人谦逊的微笑背后暗藏才华。那天,苏轼温习文章,突然忘了一段,反复吟诵还是不得其解。王弗见他面露难色,不禁微笑着提醒了一句。苏轼大惊,这才想起自己读书时,王弗总是坐在一边。这位大才子只顾着挑灯夜读,也许偶尔回头,得意于红袖添香,却从来没有向沉默的妻子问上一句:“你也懂诗书吗?”
苏轼第一次意识到,静默当中可能蕴含着更深的见识。他开始学着解读妻子的沉默,更将她偶尔吐露的金玉良言记在心里。十年婚姻,谨慎的少女王弗也慢慢打开了自己,当她陪同苏轼去凤翔做官时,已经可以毫无保留地分享她对外人的见解了。访客们走进年少成名的苏轼家中,怀揣各种目的高谈阔论,未料想,屏风之后,早已有一双慧眼将他们看了个通透。
(独白)王弗:今日这位客人虽是初次登门,却与夫君一见如故,不用说,我猜你的心中一定把他引为此时此刻头一个知己,再畅谈两日,大醉两回,恐怕便是开天辟地头一个知己了。不过,世间像夫君这样的痴人,又有几个呢。
我倒有些担心,一个人素昧平生,这样快与你结交,他日万一与你断交,想必也很快。夫君如今年少得志,就连天子也夸你可以做得子孙后代的太平宰相,自然人人争着当你的知交,可总要日子长了,才能看出这些知交存得住,还是存不住。
相比于新婚时,这对夫妻的关系悄无声息发生了调转。王弗的沉稳和务实,显然更适合于官场应酬,待人接物。事情的发展果然如王弗所言。在凤翔任上,苏轼与顶头上司时有争执,被参了一本,罚了一遭之后,索性被调回了京师,做了个研究史料的小官。眼看着一颗政坛新星逐渐黯淡,这位知交也没了音讯。经历过一遭世态炎凉,苏轼不得不钦佩王弗的见识。
然而,这件事,这句佩服,他无法亲口说给王弗听了,王弗死于回到京师那年的五月。他只能一笔一画将它刻在王弗的墓志铭上。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而今,又是十年过去,在幽幽夜梦之中,那座孤坟再次被月光照亮。苏轼忽然意识到,他想要向亡妻诉说的,何止是凤翔那一次世态炎凉。
这十年来,王弗没来得及看见的是什么呢?是父亲苏洵的死,是眉州老家三年的守丧。当苏轼结束漫长的丧期,再次回到京师时,新任宰相王安石正在推行震动朝野的新法,所到之处,反对新法的重臣纷纷被贬。苏轼藏身在史馆里,暂时平安,然而,他的仗义执言终究毁了他的平安。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弹劾新法的弊病,王安石的亲信立刻发难,反咬苏轼当年在运送父亲灵柩的船上夹带了私盐,不仅违法牟利,更是愧为人子。政敌的无耻态度让苏轼心灰意冷,他主动请求离京,这座城市的光芒在他心中熄灭了。
今夜这场梦中,他与十七岁的亡妻重逢,忽然间,那个旷达的苏轼不见了,他笔下千言万语,此刻都归于沉默。他用目光缓缓抚过亡妻的面容,年轻的皮肤,清澈的眼神,她甚至仍然像年少时那样,对一小块没有烧尽的沉水香倍加爱惜。
死亡封存了她,梦又复活了她,复活在她十七八岁最好的年纪。苏轼生命的一部分也随之复活了,那是他最理想主义的年纪,春风得意,像一匹刚出厩的骏马,以为面前是三万里坦途。谁能在被世事消磨殆尽之后,重逢十几岁的自己,却不感到一丝愧疚呢?他颤抖起来,十年的岁月忽然横亘在他们之间,苏轼发现,他再也说不出那句“鬓微霜,又何妨”了,他只能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些年的世态炎凉,已经像霜雪落满了我的鬓发,已经像烟尘扑满了我的面颊。那是化不掉的霜雪,洗不去的烟尘,我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把一个崭新的少年人弄脏了。现在,如果你看到了我,从你那光洁无瑕的铜镜里看到了我,恐怕不会认识吧。说实话,我也快不认识我自己了。
仿佛听到了苏轼的心声,梦中的亡妻慢慢转头看向了他,十七岁的王弗和三十八岁的苏轼,就这样相望着。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这个无言相望的时刻,是无数悼亡的诗人都不愿意,也不敢提笔去碰触的时刻。他们从不写与死去的爱人正面相对的那一刻,是因为没有几个人,敢像苏轼一样正面面对自己的悲痛。
为何无言,因为茫茫生死已经充斥了脑海,没有任何一丝余地,留给语言去组织,去生长。就像晏几道说的:“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当我试图写下离别,情深至极,红色的信纸几乎要化为一片空白。晏几道红笺上的空白,便是苏轼此刻言语的空白。
十年离思,到了这一句已经说尽了。十年言语,也已经尽数化入泪中,但词还没有完。在这首《江城子》的尽头,苏轼仿佛是踉跄地退了下来,在最后补上三句: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苏轼与王弗的“唤鱼”情缘
从“十年生死两茫茫”到“惟有朝云能识我”:苏轼与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子
回望苏轼的大家风范与君子风度
《宗师列传》解锁苏轼的豪放人生
苏轼的爱情有多惨?三任妻子都是绝世佳人,却都红颜薄命
苏轼最肉麻的一首词,连用7位诗人的名句,把新婚妻子夸上了天
苏轼妻子去世,其悼亡词,无一句不情真,无一句不意切,成为流传千年的经典
新婚当夜,苏轼写下一首“洞房诗”表达场景,流传至今成千古绝句
苏轼一生有几个女人?到底是3个还是6个?他真的痴情专一吗?
“夜来幽梦忽还乡”三苏出川与望乡(下)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