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选择“断亲” 究竟是孩子不懂事还是亲戚缺少边界感?冰城心理专家支招
原标题:年轻人选择“断亲” 究竟是孩子不懂事还是亲戚缺少边界感?冰城心理专家支招
为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困惑、就业创业、人际关系、情感婚恋、工作压力等问题,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联合生活报开通“12355你的心事我来听”专栏,为龙江青少年服务。专栏推出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纷纷来电咨询,诉说他们的烦恼。春节过后,“断亲”一词频上热搜,“为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断亲了”“因为一盒糕点我掀翻了家族群”,围绕“断亲”的故事在网上发酵,而选择“断亲”的年轻人究竟是什么心理呢?近日,生活报记者采访了心理专家王宇老师,了解“断亲”背后的心理状态。
“我家孩子不和亲戚来往了,我该怎么办?”
“这个年是我过得最痛苦的一个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家孩子拒绝和亲戚过年,原本定在我家的年夜饭也改成了别人家,孩子坚持选择自己在家过年。”近日,哈尔滨市民张女士遇上了女儿“断亲”的烦恼。原来,她的女儿小何(化名)常年在外地工作,一直未婚,工作待遇也一般,家里亲戚就经常张罗帮小何相亲,并劝她回到父母身边工作。
“前几年的时候,她还应付着,说得多了我也看出她不高兴了,可是我说的话她不听,我想着别人帮我说说,她说不定就听进去了。”说到这里,张女士叹了口气,“最近这几年,她对她姨的态度越来越不好,没想到,今年回来的时候她直接就表明,让我对她回来过年的事和亲戚保密,就说她留在外地过年了,要不她就不回来。”无奈之下,张女士答应了女儿的要求,找理由把原本定在她家的年夜饭推到了别人家,“她大姨给她发信息她不回,打电话她也不接,我问她为啥,她说烦,不想接触家里人,我劝了她好长时间,软话硬话都说了,她就是无动于衷,不知道她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
没有边界感可能是根本原因
“每逢节假日或者必须要和亲戚见面的时候,都会感到痛苦难受,内心会有回避的想法,这揭露了一个事实,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反感亲戚,对于血缘关系的亲情绑架感到痛苦和难受,心里面已经有了想要断绝关系或者彼此不相往来的想法,会有保持边界的状态。”听了张女士的求助,王宇老师表示,“也许老一辈的人还有传统观念,会比较恪守血缘的事实,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人已不再把亲戚当做关系的代名词。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事呢?我们先分析一下那些亲戚是什么心理。”
“前一阵有一个词很火,就是边界感,而这些惹年轻人反感的亲戚大多数就是因为没有边界感。边界是指人际交往的界限,是我们对自己和外界的界限判定。我们用边界来区分安全和危险,来维系接纳与给予的平衡。边界建立的前提应以爱为底色,达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和平相处的目的。而有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出现‘道德退行’现象,这背后与从小所受的教育程度相关,也与道德品质的高低、文明举止的养成以及自身是否能够做到自尊自爱有关。他们给自己的身份贴上了标签,就比如我是你的长辈,我就有权利去管你、干涉你,就因为我是长辈。这在心理学领域被称为‘达克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即越是处在自我封闭的状态越难以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同时也难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王宇老师介绍。
学会拒绝 坚持自我 不违心迎合别人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个好现象,并不是什么太坏的事情,它反映了现在很多人开始产生了自我意识,能够合理地辨别出什么是好的关系,什么关系是有毒的,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应对。”面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断亲”的做法,王老师支招,教年轻人如何处理。
第一,理解对方过度关心的动机。
任何事情一旦过度就变成了坏事,包括关心。打个比方,你爱吃鱼,在已经吃饱了的情形下,你妈依然坚持让你再多吃一点,吃到撑,你身体会感觉到舒服吗?同样的道理,亲戚们的适度关心很好,一旦过度就不只是关心,而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动机在里面。比如,亲戚的女儿和你同龄,每次回去,亲戚总是问你男朋友的状况,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亲戚无非是在寻找优越感,看你跟她的女儿谁过得好。面对这种为了打探隐私,满足攀比的心理需求,你可以选择回答,也可以不回答。
第二,选择以怎样的姿态进入到被过度关心的角色里。
一个内心很希望得到别人夸赞的孩子,也会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刚开始面对亲戚们的过度关心,我们可能会扮演一个讨好的孩子角色,慢慢地发现自己的讨好完全得不到认同,对方得寸进尺,心里就会产生抗拒,愤怒就会被激发出来。这种情绪是很能影响双方感情的,所以进入到被过度关心的角色里的姿态很重要,不要以讨好的姿态来应对亲戚们的过度关心。
第三,维护自己的边界。
别人对你的过度关心目的是为了打探隐私,这时你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底线就像房间的大门,如果你不懂得维护边界,别人就会登堂入室,即使你再愤怒也无计可施。就像你锁好了门,禁止陌生人进入你的房间,但防不住小偷会撬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增加门的防盗系数,让别人较难进入你的房间。当面对亲戚问什么时候跟男朋友结婚时,可以回复一句:“我跟男朋友还在相处中,如果有喜信了会告诉大家的!”这样既回答了问题又维护了自己的边界,几次以后,亲戚意识到你是一个懂得维护人际边界的人,下一次就不会再自讨没趣,问一些你不想回答的问题了。
第四,学会温柔而坚定地拒绝。
任何人都有拒绝别人的权利,无论对方是谁,哪怕是你的亲生父母。什么是温柔而坚定的拒绝?拒绝时我们往往会说一些带有攻击性的话,你怎么又来问,我烦死了等。温柔的拒绝可以这样说,你的行为已经影响了我,希望你可以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坚定就是用语言和行动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立场。比如当亲戚们问工资收入多少,如果不太想回答就说一般般,能养活自己但也存不下钱来。但总是会有亲戚们见问不到就开始用激将法,你说一般,肯定是不好啦,如果不是为什么不说呢,又不是国家机密也不是啥丢人的事情,这时候你只需要笑笑说:“叔叔阿姨们放心吧,我赚的钱够花,不用我爸妈的钱!”
第五,对于打着关心的幌子来打探你的隐私甚至来评价你的人,不需要给任何面子。
当我们在外面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肯定想到的是家人亲戚朋友,特别渴望得到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但多数时候得到的是关心和评价。关心是站在你的角度上为你考虑,而评价,考虑更多的是事情的对错,而不是你的感受。面对那些非常“八卦”、喜欢评价别人、在别人身上找优越感的亲戚,有些话该说就得说了。有时候应该坚持自我,不必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而去违心地迎合别人。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刘维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年轻人“断亲”话题又登热搜,这本书里或许能找到答案
这3类没有边界感的人,请趁早远离
明星不成熟大型尴尬现场,倪妮缺少边界感,冯绍峰无视张颂文
成年人最舒服的关系:保持边界感
成年人最舒服的关系,是保持边界感
为何爸爸的亲戚叫“堂”,妈妈的亲戚称“表”?
如何看待年轻人淡亲现象
当年轻人断亲:“我不是谁的下一代,我是自己的最后一人”
成年后最大的勇敢,是活出「边界感」
或自由率性、或回归传统 年轻人主理下的“花式”春节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