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讲座,让青年鲁迅的七年留学时光重现
原标题:这场讲座,让青年鲁迅的七年留学时光重现
“今年是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的100周年,也是从仙台开始,弃医从文的标志性事件发生,文学家鲁迅逐渐被大家所熟知。”3月9日下午2点,现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馆长、文学博士姜异新做客郑州图书馆,为听众带来了《鲁迅的二十岁:鲁迅的七载留日华年》专题讲座。
主讲人姜异新著有《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沙滩红楼:新文化景观》《走读胡适》《读懂鲁迅》《导读》《别样的鲁迅》;编著《他山之石:鲁迅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鲁迅致姚克信札》《胡适论教育》等书籍作品。
讲座中,姜异新以每一学年为线索,讲述了鲁迅从弘文学院、仙台医专、独逸语(德语)专修学校的日本求学之路。“鲁迅对文学的追求是不间断的,弃医从文的变化也不是突然完成的。”姜异新在讲座中通过对史料展现、图片展示、案例讲解,深刻剖析了经过外语学习、名著翻译、仙台学医的鲁迅走上文学之路的原因。
记者从讲座现场了解到,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来自姜异新的著作《究竟是青春:鲁迅的留日七年(1902—1909)》。该书呈现了鲁迅在奔赴东洋、修习日语、转向医学、介绍科学、弃医从文、编辑书刊、从事翻译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或事件中的真实形象。并从文学传记、学术论文、策展笔记三个不同的文体来考量鲁迅的留日七年,分别注重其文学性、学术性和视觉性。
讲座结束后的交流环节,姜异新解答了现场观众的疑问,并提出要更全面地看待鲁迅的观点,要放在百年前的历史环境中看待其文学作品,摒弃断章取义的理解。“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鲁迅。”面对不同观点的交流,姜异新说。
据悉,本次讲座是“天一文化讲坛”总第391期。该讲坛致力于成为大众领域内知识与思想的普及者,“天一文化讲坛”以剧场演讲、视频短片、线上课程等形式,从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艺术学等各个领域,探讨与人有关的一切。
正观新闻记者 左丽慧 李居正 文/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这场讲座,让青年鲁迅的七年留学时光重现
快乐温暖时光重现
老家属院彩绘新文化墙,重现老工人记忆里的“旧时光”
从“心”出发助力成长 这场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干货多
140多岁的鲁迅,为什么今天的青年还在读?
肖复兴《风啊吹向我们》:重现少年时光
当交响乐邂逅唐诗 这场音乐会即将重现大唐风采
青春是行走的,恰如鲁迅文学是行动的文学
《鲁迅与他的北京》展览引导观众读懂鲁迅
听这场讲座好似看了一场展览,郝孝飞分享湖北的中国画创作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