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金庸的故乡情结
原标题:百年金庸的故乡情结
中新网嘉兴3月12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查良镛没有上过私塾,一开始上的就是现代小学……从家出发,有一段泥路,路边有池塘柳树,经过一座石桥,再有一段石板路,就到了天仙河畔的龙山小学堂。”傅国涌在其《金庸传》中这样描写少年金庸的家乡。
金庸本名查良镛,于1924年出生于“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海宁名门查氏,如今已过百年。其笔名金庸,便是“镛”字拆解得来。
金庸故居内,家长带着孩子欣赏书法作品。黄彦君 摄
如今,经过宽阔的农田、清亮的池塘,掠过片片金黄的油菜花,一座黛瓦白墙的传统江南民居立在眼前,这是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袁花镇的金庸故居,于3月12日正式与大众见面。
走过典雅古朴的前厅,右手边便是金庸出生的房间。
金庸父母的居所。黄彦君 摄
这是一间不大的卧房,家具却精致讲究:一张古典的实木雕花床,床边摆着做工精美的梳妆台,角落里放几只大木箱。卧房内有一扇小门,通往金庸父亲的小书房。
钱塘江边、南湖之畔,正好合了“江湖”二字,嘉兴有金庸的“江湖”,也寄托了他最深的眷恋。1992年到2008年间,定居香港的金庸曾六次回乡,再续与家乡的故事。
离开故土44年后,1992年12月,金庸第一次回乡,参观母校袁花镇中心小学、嘉兴一中,捐赠多处图书馆、读书室,以“大师兄”的身份与学生们交流,并在游南湖时挥毫写下“旧地重游,烟雨如旧”。
在金庸与故乡的“重逢”中,潮起潮落的钱塘江,是最难以忘怀的乡愁,他一有机会便去观潮。
1996年11月,首届金庸学术研讨会在海宁召开,金庸前往海宁盐官观潮,设宴招待与会的十多名专家、学者;1997年9月,金庸与查济民夫妇、杨振宁教授一同前往海宁观潮,随即返回浙江大学;2008年9月,金庸最后一次回乡,前往海宁观潮,留下“天下奇观”题字。
江南杏花微雨,江畔潮声依旧。在金庸的人生与作品中,故乡扮演着何种角色?
“一个好的作家,一定能够从家乡、民族的角度体现。金庸对家乡的感情和热爱十分深厚,他的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便是以海宁为背景创作的。”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长刘国辉感慨道,无论一个人有多么伟大,他能够得到家乡人永远的热爱,这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故乡的景色与故事,是金庸武侠世界中不变的创作“母题”。
南湖的水,烟雨楼的风,醉仙楼的酒,钱塘江的潮,都融入了他的笔墨;嘉兴法华寺,新塍小蓬莱,海宁袁花,海盐鹰窠顶,记忆中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都被他写入群侠的平行空间。
再访修缮后的金庸故居,人群来来往往,孩童三五成群。
“我姓查,以前我家就住在旁边,走五分钟就能到!”故居内,一位8岁金庸“本家”小女孩,骄傲地向探营游客介绍着自己与金庸的“渊源”。
金庸故居内,几位小学生在看漫画版金庸作品。黄彦君 摄
“这是《神雕侠侣》、这是《笑傲江湖》、这是《射雕英雄传》!”同行的另外一位查女士也与金庸同族,她指着展示墙,兴奋地向孩子讲述金庸的故事,“我们这代人是读金庸长大的,希望下一代也能爱上金庸,从金庸的成长经历中获益,这不但关乎家族认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如果一个人离开家很久,在外边住的时间一长,对故乡怀念的感觉就越深……总想老了,再回到这个地方来住。”金庸曾说道。
只见江湖不见君,蓦然回首君犹在。(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故乡百年特展忆金庸 当代“金迷”何以“笑傲江湖”?
金庸诞辰百年 800多件展品亮相浙江海宁
百年金庸纪念特展浙江文学馆开展 《天龙八部》手稿亮相
金庸诞辰百年|越过背叛,走向更广阔人生——金庸小说的人生锦囊
诞辰百年!金庸与柯城的故事还在继续
金庸诞辰百年:大侠与南开的缘分
金庸百年:若要盖棺定论,何妨再等一百年
“侠”想金庸百年|谁能超越金庸?金庸研究学者陈墨:这不是个好问题
金庸诞辰百年,江湖已无江湖?
金庸先生诞辰百年:“大侠”隐于香港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