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文旅如何高质量发展?赵红川:做好历史文化挖掘大文章

原标题:盐源文旅如何高质量发展?赵红川:做好历史文化挖掘大文章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王一理

“文旅是人的创造物,也是人的消费最终极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我们想真正促进文旅融合,就要做好历史文化挖掘大文章。”3月17日下午,“可盐可甜·何以盐源”——2024盐源文旅推介会在成都阿来书房举行。

微论坛现场

在现场微论坛环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赵红川就盐源文旅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品牌打造等问题分享了他的建议。

做好历史文化挖掘

促进盐源未来文旅发展

历史文化挖掘是一篇大文章,它是助力盐源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义,在赵红川看来,关于这个大文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要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创造为中心,以古人的创造为基础,再开创我们现代文明的新的创造。”赵红川说,精神文明是人的创造,它要满足我们人的消费需求,我们站在历史的古人的肩膀上,怎么样把它转化成我们文化旅游的目的地和文化旅游的产品,这是我们当前要梳理的一个重要的思路。

赵红川解答媒体提问

第二,构建高质量发展战略路径。要站在盐源未来发展的高度,系统性地谋划。他提到,这中间要避免两个极端或者偏执:一是要摒弃我们经常用的工具理性和工具价值,回归到人文理性和人文价值;二是要久久为功,摒弃急功近利、要短平快的GDP的思维和逻辑。

第三, 调动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比如对于我们各民族的同胞们,要把他们的精神力量调动起来,把他们的文化资源调动起来,具体来说就是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文物。”赵红川说,要真正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真正成为盐源打造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资源。

在未来文旅品牌推广中

又如何做好大文章?

赵红川以青铜文明举例,虽然有了老龙头墓地考古发现成果,但并不等于就有了一张亮眼的文明品牌,它只是文化品牌资源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品牌的打造首先是要找准我们在区域的定位,而盐源恰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多种文化,这里的文化经历过共建共融共生的一个过程。”

赵红川

首先,要围绕民族共同体意识。赵红川谈到,这是顶层逻辑,要将祖辈绵延下来的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要精准化定义,哪一种资源适合什么样的转化,哪一种资源适合什么样的产品。”

其次,培养经营主体。“从文旅这个板块来看,我们这个经营主体并不是大企业,而是我们的艺术家,和我们盐源的老百姓,他们是民间志愿者和民间的创造者。”根据赵红川的分析,这两年盐源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邀请了很多艺术家来采风,实际上是激活了当地的文化创造能力。

最后,要培养一批领军人物。要培养一批具有高尚情操和丰富知识,以及有强大创新创造能力的各种人才,品牌才能够立得住。“所以如果成了体系,就能够不断创造一批又一批新的作品,成为盐源的亮丽名片。”

未来文博考古和现代文明的融合

在现场,谈及如何有效利用盐源丰富的文化资源,从而推动盐源未来文博考古和现代文明的融合?赵红川也给出了他的建议。

对于文旅这篇“大文章”,赵红川表示,首先是要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弘扬的力度,二是要加大对文旅经营主体培育的力度,三是要加大盐源文旅品牌宣传推广的力度,四是要加快创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我想这些也许是未来着力发展的几个方向。”赵红川说。

据悉,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其考古成果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从《与诗同行·走进盐源》诗集发布,到《行云流水》专辑上线,再到盐源老龙头墓地的重要考古发掘成果现场揭晓,这场文旅推介会为拥有“盐文化”“茶马古道文化”“摩梭文化”“苹果产业”的盐源,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用歌声用诗意 把盐源吟唱给全世界
拱昭携手 共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肃庆阳:香包为媒 节会搭台 奋力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助力重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用诗书写盐源的璀璨文化 诗人野川:诗歌随处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诗乐盐源
屯昌举办活动携手文艺“大咖” 借势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千年首渡”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发展?专家学者齐聚凉山金阳县建言献策
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以金融赋能陕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千年石刻 写好“国际文旅名城”文章
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数字文旅发展论坛即将召开

网址: 盐源文旅如何高质量发展?赵红川:做好历史文化挖掘大文章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7612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