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亲爱的严老头
原标题:最亲爱的严老头
李初建
光阴似箭,老师严良堃逝世六年了,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与严老将近四十年的交往和情谊,宛如昨日历历在目。拿什么纪念这位杰出的指挥家、音乐家、音乐活动家?我想,还是用严老生活中留下的“碎片”来拼接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严老头。
我二十岁进中央乐团学员班,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严老的指挥棒下“讨生活”,被他引领、管理、教导,也被他感动。追随他的脚步,我几乎走遍了中国,也多次随他去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他的指挥下唱《黄河大合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莫扎特《安魂曲》、清唱剧《长恨歌》以及中国艺术歌曲、欧洲歌剧音乐会、俄罗斯专题音乐会、瞿希贤作品、田丰作品、张文刚作品等。其中,《黄河大合唱》是演唱最多的,已经记不清到底演了多少场。
当年,不知是谁先叫起的,严老一直就被班里同学称作“老头”,却从未有些许的违和感。我们知道他是大师、领导,是老资格、老党员、老专家、老团长,可大家从未称呼过严大师、严团长,他也从来不会因为我们叫他“老头”而面露愠色,觉得我们不懂事、没礼貌,因为他对年轻人永远是最宽容、最爱护的。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明白时,我常会喊一声:老头,这该怎么唱啊?尽管有些问题提得很愚蠢,但他总会耐着性子解释给我们听。我们是他看着长大的,也是他教导着长大的,我们犯了错他也会批评,但更多的时候是哄着我们去改正错误。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央乐团赴外地演出是要自己带铺盖卷的,演出之后就睡在后台或舞台。那时候严老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但他也是自己背着铺盖卷,与我们同吃同住同演出。那时的演出几乎谈不上什么收入,演一场往往就几块钱。严老付出的劳动无疑是最大的,演出结束时总会看到他一身大汗,连衬衫都湿透了。
巡演时,长途行车常有险情发生。记得在1981年,我们在山西忻州演出后连夜赶往太原,路上下起大雨,演员们乘坐大轿车,老头被照顾乘坐一辆北京吉普车走在最前面。刹那之间,我们眼睁睁地看见吉普车打滑摔进沟里,大伙儿都吓坏了。幸好沟不是很深,我们冒雨把老头从车里拉出来,他居然还笑嘻嘻的……1986年,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行车,年轻的驾驶员弯道下坡时居然不减速,还把头探出车外观察路况,这可把老头吓坏了,这事儿让他念叨了好多年。
记得那年在陕、黔、川巡演,老头带着我们演出了将近四十场合唱音乐会,这是他一生中的壮举之一。在西安交大的那场演出,学生们冒着雨从下午就搬凳子在操场上等待晚上的演出,开演之前,团里有人开始争论:合唱团员年龄大小不等,淋着雨演出很容易感冒,到底演还是不演?严老看到现场冒雨等候已久的热情观众,当即果断拍板:不仅要演,还要演好。学生们可开心了,他们找来遮阳伞给老头挡雨、给合唱团员披上雨衣,最终我们在风雨中完成了这场非常成功也永远难忘的演出。
提到严老,就不能不提《黄河大合唱》。我有幸在严老的带领下演唱这部作品,在三十年的时光里,我唱过合唱也唱过领唱,可以说是严老把这部伟大的作品融入到我的血脉之中。演唱《黄河大合唱》,给我留下太多激情澎湃和无比美好的记忆。那时,中央乐团合唱团音乐会的压轴曲目一定是《怒吼吧,黄河》,因为,它压得住,可以胜任压轴的位置。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郭淑珍、刘秉义、黎信昌等老师都多次与我们乐团合作。1978年,去菲律宾参加马尼拉国际合唱节时,我们也是唱了《黄水谣》和《怒吼吧,黄河》,应该说,最能引起海外华人华侨共情的作品非《黄河大合唱》莫属。
我跟随严老演唱《黄河大合唱》,去过很多地方。1992年,我遇到一次严峻的考验。那是我们第一次去台湾演唱,因为杨洪基老师的通行证办不下来,临时换我演唱《黄河颂》。原作是为男中音写的,男高音演唱就必须提高调性,相当费劲。严老当时鼓励我,让我满怀信心地为台湾同胞留下了一首男高音版的《黄河颂》。1985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演唱千人《黄河大合唱》,现场那山呼海啸的盛况让人热血沸腾;后来我们又参加了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万人《黄河大合唱》,也是盛况空前。
严老这辈子投入精力最大的就是《黄河大合唱》。他十四岁就参加了抗敌剧团,曾经随冼星海学习指挥。他从1940年开始指挥《黄河大合唱》,七十年来近千场演出,他对每个音符、每句歌词都烂熟于心。严老热爱这部作品,他整个音乐生涯可以说是在《黄河大合唱》中走过的。这部歌颂英雄的中国人民和民族精神的不朽作品,从它诞生起就一直培育、滋养和鼓舞着严老,他把所有的情感都献给了《黄河大合唱》,为它付出的努力和劳动也最多。严老的情感、智慧、心血、汗水奠定了《黄河大合唱》在我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严老对艺术的严肃和严谨,还表现在台下。每次排练前,他总要让担任独唱、领唱、朗诵的演员去他家,他要把演唱和乐队的关系一一交代清楚,尤其是要把进、出的地方弄明白。第二段《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朗诵、琵琶独奏和乐队共同完成的段落,进去出来十分复杂,朗诵者是瞿弦和老师,严老为瞿老师用毛笔誊抄了所有朗诵词并注明进去出来的关系。这份手稿瞿弦和老师珍藏至今。几十年过去了,宣纸已经发黄,严老也已过世,但严老对《黄河大合唱》二度创作的感人轶事却早已镌刻在《黄河大合唱》的史册之中。
严老特别热爱贝多芬,在莫斯科留学时,他的导师曾经给他专门分析过贝多芬的作品。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严老率领中央乐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我师父魏鸣泉担任男高音领唱。后来,我们团在每年的演出中都会多次演唱这部名作。我也继承了师父的衣钵,担任《欢乐颂》的领唱。记得那时严老每次都会为我们分析作品,让我们明白哪里是主部主题,哪里是副部主题,哪里是双主题穿插进行,哪些乐句需要勇敢地弱下去而又不失流动性。1988年,他带领我和几个同事在云南昆明连续演出了十场“贝九”全曲,这巨大的劳动量依然是奈何不了这位六十五岁的老人!
说到“贝九”还有一段趣事。有一年德意志广播电台对全欧洲实况转播我们团在八达岭长城烽火台上演出的“贝九”全曲,第一首单曲是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序曲》,然后才是“贝九”。老头上台时没有把《费德里奥序曲》的谱子拿出来,上来就做了一个“贝九”进入时弱声的、轻轻的手势,结果乐队却发出《费德里奥序曲》开始时非常坚定愤怒的几个和弦。我们几位领唱坐在指挥正对面,不由得跟老头一起都吓了一跳。乐团首席急忙提醒他:“老头,费德里奥,费德里奥!”这时严老才赶紧取出总谱,演出顺利进行下去。
严老爱憎分明,从不掩饰自己的好恶,也不喜欢任何人恭维他。即便是在今天,如果用高大上的语言去赞美他,他老人家一定会不高兴;如果用华丽的词藻去缅怀他,他一定也不认可!这就是严老。他谦和,有时却很骄傲;他严谨,有时却也随意;他平时就像个普通的老头,但有时他却有着很强的身份感。1985年我们去香港首次演出《黄河大合唱》大获成功,赞助方霍英东先生在宴请乐团时,老头的身份感上来了,越是劝他吃啥他越不吃。老头心说:你是大老板,我也是大指挥!
后来在合唱团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头跟我聊天,他说有点后悔,当年霍英东非常诚恳地问严老,如果有啥困难他可以支持。可能当时老头有很强的自尊心,他说:我们什么困难都没有!谁知道后来在文艺体制改革中,合唱团被改成了附属合唱团,老人家很生气。他说,要是当年有笔钱创立合唱发展基金就好了!
他就是这样一位性情中人。他无比热爱音乐,视之为生命,他气质儒雅,话语幽默,排练时全情投入,边说边唱,又吼又叫乃至大汗淋漓!这是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普通而又高大,用自己的一生,为发展我国的合唱事业呕心沥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我的生命中,有近四十年和老头一起工作、一起旅行、一起看世界。老头的潇洒、豁达、认真,以及对音乐的热爱、追求,深深地影响了我。他是我永远的榜样。在纪念严老诞辰百年时,我仿佛又见到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听到他的谆谆教诲。
感谢您,最亲爱的严老头!怀念您,最亲爱的严老头!
(作者为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最亲爱的严老头
我最亲爱的歌词 我最亲爱的完整歌词
全世界最帅的60岁老头,他和小李子在一起,我一直认为是皮特帅……
18岁女孩被逼嫁70岁老头,新婚夜女人刺伤老头亡命天涯
混混欺负不起眼老头,不料老头是黑社会老大,混混惨了
亲爱的朋友们
歹徒欺负一个老头,没想到老头太低调了,竟然是黑社会的老大
大佐看上老头的漂亮老婆,老头不再隐忍,全歼鬼子整个军队
“人美心善”唐嫣,婚礼堪称史上最严,被满分老公罗晋宠上天!
加油,亲爱的自己!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