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李金发,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先河

原标题:被低估的李金发,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先河

陈希

李金发

邓仲元雕像

文字整理/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通讯员 许畅

中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李金发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汉语诗歌写作,引发了中国诗歌的诗学观念、审美方式和表现题材方面的变革。作为现代广东本土最重要的诗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第一人,李金发的诗歌史地位与价值并未得到充分认识,其人更不为人所知。

6月11日下午,评论家、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希在广州学而优书店举行《岭东山区走出的中国象征主义先驱李金发》讲座,带领读者们赏析“审丑”“晦涩”“颓废”背后的诗学与美学:

1

1919年,祖籍广东梅县的李金发留学法国,留学期间接触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并为之倾倒,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因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影响,李金发写的诗多数都是面向生活中的丑恶面,大量营造死尸、枯骨、血污、寒夜、泥泞、荒漠、死叶等意象,带有明显的“以丑为美”“从恶中发掘美”的美学倾向。

回国后初入诗坛的李金发,诗风多被人评价为“怪”“晦涩”“颓废”等,相对于中国古代“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和“五四”时期写实派、浪漫派的诗歌风格来说,完全是一种陌生古怪的东西。

1925年,李金发从法国寄了一本诗集给周作人,周作人的评价是“国内所无,别开生面”,并将诗集推荐编入新潮社丛书,由北新书局出版。这就是李金发和他的第一本诗集《微雨》。出版后引起了很大争议,胡适、梁实秋等人持批评态度,认为李金发的诗怪异难懂。

朱自清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诗集》部分时,则特意选了5首李金发的诗歌;他把第一个10年的中国新诗也就是1920年代的中国新诗分为自由派、格律派和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

随后几年,李金发又接连出版了诗集《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和《微雨》一起奠定了李金发的诗歌史地位。但上世纪50年代以后,李金发作为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流派受到遮蔽、否定,一直到80年代,他在文学史上才重新被论及。

2

胡适发起了“五四”新诗革命,用白话来写自由体诗,意义非常重大。我认为胡适揭橥的第一次新诗革命,是语言和诗体的革新;而李金发引发的新诗第二次革命,是审美方式和诗学观念的革新。百年后再看,后一种变革可能更深刻、更艰难。第一次新诗革命,不论写实派还是浪漫派,都属于传统审美方式,只有到了李金发这里才有质的变化,开始构建新诗的现代审美传统。

李金发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先河,但其文学史价值和诗歌史地位被严重低估,对其人其诗的研究还有太多内容尚待深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李金发接受法国象征主义影响后,是如何创造性转化、变异的?也就是象征主义的中国化问题;第二,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李金发的诟病就是“审丑”“晦涩难懂”,但是“审丑”有没有美学意义?“晦涩难懂”是不是因为我们对他的诗歌解读还远远不够?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提出“误读”概念,英美新批评有一个“细读”理论,象征主义有两个关键词“通感”与“契合”,把握这几个概念和理论,对理解李金发诗歌有很大帮助;第三,李金发的诗歌类型不只是象征主义,但没人关注;第四,李金发是客家人,他的文学创作中有客家因子、本土的东西,如何借鉴传统做现代性转化,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第五,研究李金发诗歌的较多,但是对他的雕塑、散文关注度很低。

3

除了诗歌创作以外,李金发也从事雕塑艺术,他与林风眠一起留学法国,学的专业就是雕塑。黄花岗烈士公园的邓仲元雕像、中山纪念堂门前的孙中山雕像、民国的第一任司法总长伍廷芳雕像都出自李金发之手;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是刘海粟创立的杭州艺专)的第一任雕塑系主任也是李金发;他还参与过中山陵的设计。因此,李金发在中国美术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拓宽文学道路 展现文学力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新时代文学新气象)
《文学与文化》2022年第2期目录与主要栏目内容简介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歌词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歌词列述
一朵花儿开就有一朵花儿败什么歌 你是我的玫瑰完整歌词
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影像节”——印象·新疆展映交流活动
李健微博 李健与妻子近照曝光
纪念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逝世一周年 | “从心所欲不逾矩”
夏日甜心电视剧 电视剧夏日甜心简介
肖战李沁横店 现身横店重新开拍电视剧却被指有特权
湾湾李易峰恋情 李易峰与网红相识40天跨年度假

网址: 被低估的李金发,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先河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766.html
所属分类:品牌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