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马路边的思索

原标题:夜读丨马路边的思索

如果有这样一个“上帝视角”,可以精准统计每个人每天在每个地方所停留的时间,那大都市的芸芸众生,都会有相当一部分生命在马路上度过,或靠交通工具实现移动,或靠双腿的力量自己前行。正因为此,如果马路上的时光只是流连街景,多少给人效率利用还不够高之感。

不妨把马路也看作是人生路的一种,若能从“马路那些事儿”中得一点经验,学一些技能,倒是寓教于“行”、一举两得的事。

马路是一个可以培养人要善于观察和学习总结的地方。最近有朋友向我抱怨,上班迟到受到了领导批评。我不解,她家离公司那么近,已是“天花板”级别的通勤,怎么还会迟到?一问,原来是交通信号不帮忙,等红灯的时间占去大半。我又不解,这一路为什么会等红灯?原来她只认识“华山一条路”,却不知“条条大路通罗马”,直行若是红灯,只需先向右转,便可从相邻路口一路直达,完全可以不等红灯。

以前见过一些专业的“老差头”,对马路通行情况把握之精准,具体到何时走高架、何时走地面,何时从A匝道下、何时从B匝道下,何时走这条车道、何时走那条车道,都已总结出规律,了然于胸。

刨去那些特别的天才不论,一个人如果在马路上也能善于观察学习,那肯定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极富洞察、有所成就;反过来说,如果不时要闹出离家500米就不认路的笑话,则应当警惕自己是不是失去了持续成长的能力。

马路是一个可以培养人要全面理性思考、避免轻下错误结论的地方。古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原因就是家庭矛盾夹杂着时代大潮裹挟的无奈、一时私念引致的冲突,延宕数十年、迁延几代人,是非曲直决不止是表象所能尽言的。与此同理,马路上的一件公案,可能起因于几公里以前某次一方认为正常、一方认为有瑕疵的变道,起因于一次双方都有部分责任甚至由第三方引发的“未遂事故”,等等。

作为非当事人,如果我们仅从经过掐头去尾的短视频、经过刻意编辑的碎片信息就轻下结论,那被“带偏节奏”而犯判断错误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面对马路那些事儿,一个人如果能时刻清醒,始终保持理性思考和全面分析的能力,那碰上其他疑难杂症也一定能游刃有余,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应对自如。

马路是一个可以培养人要努力把握精神实质、摒弃表象形式的地方。比如,“醉驾”当然是罔顾公众安全的极不负责任之举。但如果只重形式而轻实质,就可能发生类似醉酒后在小区地库临时挪车而被“碰瓷”的荒唐案例。去年底有关部门对“醉驾入刑”的规定进行了调整,特别提出“对在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因挪车、停车入位等短距离驾驶机动车等4种情形,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这便是重实质而非囿于形式机械执法的进步之举。

说到底,马路的功能就是在确保安全基础上的最便利通行。离开了这个实质,唯形式且机械的执法肯定难以引发被执法者的认同和共鸣,更不利于纠正真正影响马路安全和通行效率的行为。

其实,在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会在不经意间“重形式”而“轻实质”。我想,一个人如果能锻造出不争的心,不论何时都能按自己心灵上那盏“实质的红灯”行事,大概也就能够臻于“随心所欲也绝不逾矩”的人生境界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夜读丨马路边的思索
夜读丨​阳台上的风景
夜读丨处事的三条建议:言迟、面缓、心静
夜读丨浓情咖啡慢时光
夜读丨稳稳的安全感,靠自己
夜读丨秋天的韵味
夜读丨靠谱,是一项高级的社交能力
老公因琐事坐马路边生气,老婆则在旁边耐心安慰!
夜读丨正确利用时间,遇见更好的自己
夜读丨人生的最佳状态:慢慢走,别停下

网址: 夜读丨马路边的思索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7756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