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谱随想

原标题:翻谱随想

翻谱随想

◎ 成都树德中学宁夏校区高2023级9班陆乐芸

我有多久没有练过琴了?

想起这个问题时,我正为听见雨声而欣喜。我向来喜欢听雨,总觉得听雨时能够闻到草木泥土的辛香,看见细雨朦胧中安闲的城市。这些联想都带有一股浑然天成的、令人放松的气息,能令人短暂地从烦闷的思绪中抽离出来,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一曲舒缓的大提琴曲似乎是此情此景的标配,但我更喜欢在这种时刻选择一些炫技的曲目,在蒙蒙细雨中找到不一样的感触——阴暗的天空,慵懒的城市,我却为它加上富有技巧而又相对欢快的曲目。这一幕如果放在画中,我将用整幅画面中唯一的暖色来描画我的音乐;而将这样的意境用诗句写意——岂不是颇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意?

但我已经许久没有练过琴了。对美的感受和表达从不是我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占比又在进一步下降。

后知后觉地,我意识到了这个遗憾。

于是我开始翻找以前练过的谱子,将它们按照时间顺序一一排列。它们安静地散落在地上,像是在等待我这个主持人宣告开始,尽管它们从未远离过我。

我从地上捡起乐谱。这本是基本功练习,是一切的开端;这本是练习曲,是对各种技巧的巩固与提升;这本是分阶乐曲,是我初试身手的见证。它们就是我前五年练琴的主要教材。这五年间参加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比赛,但如果对一个不超过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它们的要求不过是相对完备的技巧和基本的感情起伏罢了。

终于,我看见了乐谱夹。里面装着的都是我的老师为我从各大作曲家的名篇中挑选出来的、真正可登大雅之堂的“大乐曲”。我也终于看见了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冼星海、巴赫、圣桑、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他们的作品难度逐级增大,但我却如有神助,以平均三个月一首的速度积累了大量的演奏经验,欣赏着《海顿C大调大提琴第一协奏曲》纯粹的欢悦,倾听着《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深沉的悲哀,思考着《德沃夏克幽默曲》的悲喜两面与“幽默”背后的深沉思考,震撼于各大交响曲的宏大与复杂。每一个作曲家似乎都近在眼前,用他们的音乐向我倾诉着一个个不同的时代。我与蕴含其间的感情产生理解与共鸣,并将它们化为己用,为生活伴奏。

我练琴的时间在逐步减少,但对音乐的鉴赏和感知能力却在逐渐提升。从这些曲目中,我看见的不只是作曲家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是他们精神的风骨和时代的画卷。巴赫描绘出教堂音乐的宏伟与纯洁,莫扎特在饥寒交迫中写出平和安详的绝笔《安魂曲》,德沃夏克则为开辟新航路的水手们写下《新大陆》交响曲。是的,虽然练琴时间没有以前多,但精神的逐步丰盈仍使得我构建起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透过真实世界的景观去看见更多的东西。正是他们帮助我构建了精神的底色,然后带着它去亲眼看见这世间,明确自己心中的“美”,让它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精神支柱。

再练一次琴吧,认真地去享受音乐。无论晴雨,我都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安宁,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世间,用自己的姿态站立在大地上。

琴声响起,是最基础的空弦。

评语

本文立意高妙,看似寻常“翻谱”,“随想”直击人心。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成长中的高一学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还在努力追求“美”的丰盈的精神世界。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与作者“无论晴雨”“用自己的姿态站立在大地上”的精神境界首尾辉映,此刻“琴声响起”,全文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指导教师:成都树德中学宁夏校区王晓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美文悦读】父亲节随想
夜雨丨唐代贤:乡间随想
《马克思靠谱》我信——读《马克思靠谱》一书有感
门槛随想
夜雨丨​唐代贤:初秋随想
“五·一”随想:劳动的美
家风随想
音乐厅里听“黄河”奔腾、观“彩云追月” 元杰钢琴独奏展开“经典随想”
不靠谱哥哥可以为了弟弟变得靠谱……
日本文豪的汉语随想

网址: 翻谱随想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7804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