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清明
原标题:《红楼梦》中的清明
《红楼梦》中有许多关于节日的描写,如春节、元宵、中秋、端午等,当然,作为传统节日的清明,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不过,《红楼梦》中的“清明”,在作者笔下,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因宁府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就请贾母、宝玉等人去赏花,于是大家在会芳园游玩,先茶后酒……忽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于是秦可卿把宝玉带到自己的卧室休息。
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睡去,接着便随秦可卿至一所在——“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宝玉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其中关于探春的画面是:“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判词为:“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是《红楼梦》首次提及“清明”,从画面和判词的表面来看,茫茫大海,断了线的风筝,江边泣涕……似乎只是在烘托“清明”的感伤。
然而,通读全书就会发现,和“清明”最有联系的就是探春。在第二十二章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因元妃省亲回宫后,差人给娘家人送来灯谜,猜着有奖,贾母也助兴地在贾府制作围屏灯,令众姊妹制作谜面,于夜晚悬挂赏灯猜谜娱乐。
探春制作的灯的谜面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恋别离。”这是书中第二次出现“清明”,答案也正是“风筝”。仔细思考就会明白,作者再一次以“清明”和“风筝”照应探春的灯谜,其寓意与第一次出现的画面、判词,紧紧相扣,其实都是在为探春的命运埋下伏笔。
在第七十章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作者虽没有直接点出是“清明”当天,仅说的是“时值暮春之际”。但联系后文的景致描写与由“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而引起的贾宝玉、林黛玉、李纨等人在山坡上放风筝的情节,可以得知,此时确是清明时节。
当时探春放的风筝是软翅大凤凰。贾琏的小厮兴儿曾经说过:探春是“老鸹窠里出凤凰”。凤凰在古代可是女子身份尊贵的象征,而此处探春放凤凰,也暗示她日后将成为王妃。
清明是哀伤的日子,风筝是飘浮不定的东西,作者多次将清明和风筝与探春联系在一起,就是暗喻隐含着探春注定要远离故土飞向未知远方的命运。
后来果真如此。探春不得不依从父亲贾政“政治联姻”的安排,远嫁海南镇海统制周家,应验了图画中的女子“掩面泣涕之状”,而离开那天,正是清明时节。
《红楼梦》中的清明,不是单纯的节日,虽然有习俗、有传承,但也有诗意、有成长……还有作者为推动故事发展,以及人物命运与人生走向,埋下的伏笔。文/马庆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红楼梦》中的清明节,风俗到底能有多讲究?
《红楼梦》中形形色色的“哭”
清明诗话
《红楼梦》中的餐桌礼仪
清明习俗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如何从节气成为节日
《红楼梦》首演 中芭何以再现经典
《飞鸟集》与《红楼梦》:伟大的文学作品,内核往往是相通的
为什么清明总在下雨?
只会背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这3首著名的清明诗词了解一下!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