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四川语文毒试卷最新进展,压力传递到河南,作者已被免

原标题:闹大了,四川语文毒试卷最新进展,压力传递到河南,作者已被免

如果没有《杜鹃花落》这篇文章,我不知道李佳前是谁,如果不是因为《杜鹃花落》,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四川成都和河南安阳联系起来。

一个河南安阳人,敢写敢刊发。

一群四川成都出卷人,敢拿出来当做初三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题。

就这样,一个污蔑人民军队、美化侵略日军的文章,通过“层层把关和审核”,最终堂而皇之地作为阅读理解题出现在了试卷上。

闹大了,令人震惊,《杜鹃花落》到底写了什么?

文章把人民军队进行丑化,将人民军队称作“共军”“仇人”“一帮破衣烂衫的土八路”“敌人”,在语言描述上尽力进行丑化性描写,把二三十人的人民军队的行军,称作“跳跃”“逃窜”,而日军大佐为了拯救在中国所谓的没有军事履历的儿子,奋勇追杀我人民军队。结果大佐炸死了自己的儿子,大佐痛哭,鲜血流进泥土,像凋零的杜鹃花。

文章是毒文章,根据文章内容编写的阅读试题,更是毒上加毒。

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从来不干预军事的宝贝儿子,只为来到这里看到老父亲一眼,如此遭遇,令你心生惋惜吗?

这道题有明显的误导,踏入中国,侵略中国,对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日军儿子,竟然说只是为了看老父亲一眼,题目不是说侵略,而强调“到这里”,碰上了“如此遭遇”,这明显就是误导学生,想让学生写出“心生惋惜”的答案。

除了此题外,还有一道阅读分析题:

杜鹃啼血形容极度悲伤,悲剧的始作俑者是谁?尝试分析不同人群的结局,并阐述作者的创作意图。

可以说,这道题,就是一个大坑。

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这道阅读理解的“标准答案”,到底是什么样的,出题人能写出什么样的结果来作为标准答案。

可以说,《杜鹃花落》这篇文章,无论从文章整体构思,还是对细节的描写,宣扬的都是日本侵略军是无辜的,反而说中国人民是战争的“罪魁祸首”,丑化污蔑黑化人民军队。而针对文章出的题目,更是居心叵测,把侵略者描写成无辜的受害者形象。

四川语文毒试卷最新进展

值得庆幸的是,四川成都市新都区已经在3月25日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并发布了最新的情况通报,对毒试卷进行全面调查,对相关教研员及新都区教科院的院长予以停职,并且将根据调查结果,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对这种观点的鲜明的处置态度,应该表示赞赏,希望这件事不要雷声大雨点小,要及时将最终的调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深挖背后的力量,绝不姑息。

大家一定还记得毒插画事件,教育部及时出手进行了查处,没想到,这件事才刚刚过去两年,性质更严重的问题又发生了,竟然直接把这种毒文章拿出来当做考试题,不得不让人好好思考一番。

目前,毒试卷已经被收缴销毁。

压力传递到河南安阳

试卷销毁,可时间是有记忆的,这将对如此众多的考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根据网传,《杜鹃花落》的作者李佳前,他任职河南安阳,头衔还真不少,是教师、是校长、是河南安阳汤阴某中学支部书记,是学科带头人,是当地名校长。

不知道李佳前当初为何要写这样的文章,而这样的文章又是如何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又是如何被四川成都的考试教研组出题人选中当做考试题的。

根据海峡网的报道,李佳前已经被免职。

因为《杜鹃花落》,让河南安阳和四川成都,处在了风口浪尖。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闹大了,四川语文毒试卷最新进展,压力传递到河南,作者已被免
哈尔滨这次真的来大熊猫了 压力给到四川文旅局……
小说《狂飙》进高中语文试卷 考生称考试难度较大
王源写的文章登九年级语文试卷 还刊登在《人民日报》和《环球人物》上面
房东给租户免7年房租被双向奔赴
中考语文古诗词常识,100张试卷高频统计而成!
不想“掉队”的河南,加速冲击3万亿
河图洛书,出河南洛阳?还是四川广汉?
牵手门事件最新进展!
河南驻马店,17岁单亲女孩跟着妈妈搬砖挣学费, 一天干十个小时……

网址: 闹大了,四川语文毒试卷最新进展,压力传递到河南,作者已被免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7939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