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不能一个人过的节日
原标题:杜牧《清明》:不能一个人过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国人的节日没有不热闹的,没有一个人过的,就连我们祭扫先人都放在节气之中。清明本来是讲天气,因为成为了一个追思祭奠的节日而渐渐忘了它本来的功用。
我们中国人天然就爱双数,而不是单数,“太极”有阴阳、天有日月、地有山河。汉字的“我”,本意是一个人拿着一件兵器,既然是兵器,就有对手。保护的东西是“我”,反过来征服了归到我兵器保护范围之内的也是“我”,通过对方来确认“我”,所以中国人的“我”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甚至更多。
清明节这么来看就不是单单一个亡者的节日,而是大家众人的节日,通过追思亡者,确认生者的亲疏远近,厘清生者的来龙去脉,文化和家乡在这一刻再次被唤醒,这个节日不能是一个人过。
杜牧写《清明》,过清明节的行人哪怕欲断魂了,也要问一问酒家在哪里。古代的酒家和今天的酒吧不同,是社交场合,不是饮酒场合,到酒家去大部分是对饮或众饮,不是独饮,而是去聚会。
牧童显然已经回答过很多人这样的问题,这样一个虽然是生死两隔的日子,但同时也是一个生者相聚的日子,杏花村在这一天一定是推杯换盏、激情四射。
这是中国人的生死观,死的意义不是停止,而是传承,亡者是生者之间的纽带和链接,每个人都明白如此,这不是个人之间的事,这是网中间的线。
不要伤感,莫愁前路无知己。我们中国人是用生的精彩纷呈来纪念亡者。
其中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让杏花村成为山西在唐诗里的地标,又因此诞生了汾酒,导致这首诗每个山西人都会背。至于杜牧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哪就不得而知了。
很多唐诗被世人传诵都是因为给生活带来了美景美食,让生更有滋味。
十八花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杜牧《清明》:不能一个人过的节日
七绝《清明》的作者是杜牧吗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如何从节气成为节日
长沙博物馆举办“我们的节日好韵味”之清明活动
只会背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这3首著名的清明诗词了解一下!
假日书房|黄健:清明的思念定会化作生命的春机
“我们的节日·清明”经典诗词书法展在邓世昌纪念馆开幕
亦节亦气 风景清明
我们的节日·清明丨寻春追远 诗韵咏怀
重阳节:杜牧登高,写下一首重阳诗,被誉为“小杜七律中第一”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