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小剧场 | 昆剧《归途》:一场心灵涤荡的返乡之旅
原标题:紫金小剧场 | 昆剧《归途》:一场心灵涤荡的返乡之旅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人们认识元好问,大都是因为这一首《摸鱼儿》。4月2日19:30,讲述另一面元好问的昆剧《归途》,将在国民小剧场上演。
《摸鱼儿》中这动人心魄的发问,经常让我们误以为元好问是个风流情种。其实,与“风流才子多春思”不同,写下如此动人诗句的元好问,没有一件缠绵悱恻的风流韵事传世。
昆剧《归途》写的是一场返乡之旅,也是一场心灵涤荡,走的是路,问的是心。
剧情上讲述的是,蒙军入寇、金国将亡,国史编修元好问之友白华将幼子白朴托付于他。国破之后,元白二人身陷囹圄、流放山东。十年后,北方初定,二人重获自由。不料,白朴之父却在此时传书索子,元好问虽心中不舍,但于情于理应当将其送还,于是,元好问带着白朴踏上归途。
一路行来,国破家亡、亲人离散的痛楚萦绕心头;前途漫漫、危机四伏的感受驱之不散。白朴因和元好问相伴十载,情同父子,不愿离别;而元好问为了白朴的安全、成长和未来,不停地以“亡母之心愿”“生父之期盼”“修史之凶险”为由,一再劝说。然而在劝说的过程中,元好问从最初的决绝开始动摇,最终在白朴的哭诉中顿悟:孩子已经在风雨中长大,他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才是真正的爱他”。
另,这归途不是终点,而是追逐梦想的征途。前路漫漫、心之所向,他下定决心,和白朴携手同行……
昆剧《归途》借助昆曲表演艺术、程式规范和唱腔特色,发挥昆曲在描摹人物内心丰富情感方面的优长,展现元好问和白朴之间深厚的父子之情,颂扬他们在家国板荡之际“矢志修史”的责任担当。
【编剧说】
Q:《归途》剧名从何而来?
华春兰:《归途》这一剧名来自元好问的诗——《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这一句诗也可以说是整个剧本的基调。
《归途》写的是一场返乡之旅,也是一场心灵涤荡,走的是路,问的是心。在有限的时空里把元好问和白朴的情感历程和人生经历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实现“还乡之路”“情感心路”“人生之路”的统一。这就是《归途》的内涵所在。
Q:你的写作习惯是什么样?在写剧本时,你最喜欢的瞬间是什么时候?
华春兰:我的写作习惯就是:从“胡思乱想”时(选材)开始,在“苦思冥想”(架构故事)后动笔,在“奇思妙想”(丰满细节)中完善,在“千思万想”(修改)后定稿。最喜欢的瞬间就是文思泉涌、落笔如神的时候。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真的会让人如痴如醉、乐此不疲。
Q:和剧组导演、演员合作的时候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华春兰:和演员的合作,充满快乐和幸福。演员们为了把人物演好,一遍遍辛苦地排练,不厌其烦地调整、重来,真的让我非常感动。看着自己塑造的人物鲜活地行走在舞台上,心里就会有难以形容的满足和幸福感。
而编剧和导演则像是一对“欢喜冤家”,每一次见面,带给编剧的几乎都是“修改、修改、再修改”,可是当作品以更好的方式、近乎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时,他们又会“一笑泯恩仇”,接着又开始憧憬下一次的合作。这种“相爱相杀”的合作关系本身就很有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徐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紫金小剧场 | 昆剧《归途》:一场心灵涤荡的返乡之旅
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丨人生如戏,三梦一叹!小剧场昆剧《千年一叹》来宁
好戏轮番来!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三届)开幕
江苏小剧场再吹“集结号”
第四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落幕
第四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圆满闭幕,8项大奖出炉
昆剧《千年一叹》首次与观众见面
2023年紫金文化艺术节11日开启
第四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今日开幕
紫金小剧场 | 《民生巷11号——之二》:三个“国庆”述说老城南人的南京记忆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