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忆”|《柠檬叶子》作者傅天琳的儿子:用“真水无香”读懂母亲

原标题:诗情画“忆”|《柠檬叶子》作者傅天琳的儿子:用“真水无香”读懂母亲

编者按

春雨淅沥、梨花满地……又是一年清明到。和着春天的气息一同到达的,亦还有情思绵绵、缅怀故人的纷繁思绪。

在这个写满思念的节日里,上游新闻推出《诗情画“忆”》系列报道,缅怀3位重庆本土的文艺大家。跟随他们亲人回忆的件件往事,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从诗歌《柠檬叶子》,到川剧《金子》,再到油画《飞夺泸定桥》……透过一件件经典的作品、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话语,重温他们的经典文艺作品和崇高艺术风范,以表思念之情。

人物: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诗人傅天琳

简介:傅天琳,1945年1月24日出生于四川省资中县,1961年毕业于重庆电力技术学校后被分配到缙云山农场工作。1981年推出处女诗集《绿色的音符》,以“果园诗人”形象步入诗坛,开启了她灿烂的文学创作生涯。

傅天琳从事文学创作整整60年,共出版诗集、散文集、儿童小说集等20余部。其作品曾获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全国首届优秀诗集奖、全国第二届女性文学奖、《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星星》优秀诗歌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2010年,傅天琳凭借诗集《柠檬叶子》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2021年10月23日,傅天琳因病医治无效,在重庆逝世,享年76岁。

回忆母亲:

她说“真水无香”是自己喜欢的四个字

“应该多保存一些母亲的作品,整整60年的创作很多,有的也遗失了。”傅天琳的儿子罗炜时不时整理一下母亲的房间,怕久而不动铺了灰尘,但又怕动多了没了原来的模样。

上游新闻记者与罗炜交谈数小时,既重温了不少傅天琳的作品,同时又再一次尝试去读懂这位逝去的著名女诗人。

罗炜指着桌上一份写着“真水无香”的手稿说,那是2017年夏天,母亲傅天琳和家人们一起去都江堰、青城山游玩,即兴写下的四个字。

“她曾说,这是自己最喜欢的四个字。”如今,这幅手写的作品,成为罗炜读懂母亲的“钥匙”。

“以真纯为文风,以自然为作风,表现爱美之心、求真之心、弃杂之心、滤己之心。”罗玮说,或许母亲喜欢这四个字,是喜欢其亲切美好而不失理性,而带着这样一种心情去理解母亲和她的诗歌,能够感受到很多以前没有感受到的心境。

追忆诗人:

她说重庆弥漫的气息有种朦胧美

世界浮躁,我们需要诗歌。

“这是一座诗比树多,树比房子多的城市。”几年前,上游新闻记者偶然在重庆北碚的一场诗会上采访傅天琳,当时傅天琳说重庆给人的感觉是气候怡人,多雨雾。空气中弥漫的气息就有一种朦胧美,一种诗的味道,就是非写诗不可。

上世纪60年代,15岁的傅天琳从重庆电力技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重庆市郊的缙云山农场种果树。

罗炜说,母亲傅天琳是爱美,爱大自然的,也是这种爱美之心,这种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纤细,推动着她在农场工作的闲暇之余开始了文学创作。

15岁在重庆的傅天琳

“别吵醒伙伴床边的锄头,别惊动伙伴梦里的春秋……”傅天琳的第一首小诗《出工》写农场,写农活,赞颂自然和劳动……傅天琳这一时期的作品,是在北碚的山水间浸润出来的,富有泥土和乡村的气息。其间,在生活的感召下,她完成了以果园生活为主题的诗集―――《绿色的音符》。

再读诗歌:

她说写诗就是写阅历写人生,诗就是命运

“诗是什么?诗就是命运。”傅天琳曾说,自己写诗就是写阅历,写人生。

傅天琳的早期诗歌多以果园、果树为题材,她也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果园诗人”。

“母亲是一个挖了19年土,种了19年树的人,和树有特殊的情感。”罗炜说,这种纯真的特质,让母亲眼中的每一棵树,就都有了独特的生命和个性,包括《柠檬叶子》《母亲》等,这些作品中的具体事物,都是她人生际遇中的一部分。

上世纪80年代,傅天琳带着自己的第一部诗集《绿色的音符》走进诗坛。一字一句,带着花朵的芬芳和绿叶的深情,作品一面世便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后来这部诗集还获得了第一届全国新诗(诗集)奖。

2010年10月,傅天琳凭借多年努力结出的“果实”——诗集《柠檬叶子》,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标志着重庆文学在鲁奖层面实现“零”的突破。

“诗就是你自己。写诗,不要认为诗是神秘的、高不可攀的,写诗就是写你自己,要率真,不要受概念拘束。”以前,傅天琳常常告诉年轻人,诗歌特有的意境和语言,需要下很大功夫,既来源于学习,也同样来源于生活。

记者手记:生命短暂,诗歌永恒

提到诗人傅天琳,总想起她的《母亲》《柠檬叶子》这些诗歌,而坚韧、善良、简单这些词汇,就体现在整整60年的创作里,也来源于她一生独有的经历。

她笔下的柠檬是美好的,它是果园诗人人生底色的真实写照,

她诗中捕捉生活的长焦镜头从“田野”聚焦到母亲那“粘满麦秸的脸庞”。

诗歌就是命运,写诗就是写阅历,写时代,写人生……这就是傅天琳的“诗观”,“真水无香”是她的人生观。

其实《母亲》,田野里弯腰在心中依然还是那幅“名画”。或许《柠檬叶子》,不只是一个季节的美好,更是为了迎接这位诗人,回到她灵魂的故居。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诗情画“忆”|《柠檬叶子》作者傅天琳的儿子:用“真水无香”读懂母亲
家山万里梦依稀 | 浦薛凤之女浦丽琳忆人纪事随笔集
夏天养“柠檬”,做对3点,满枝“黄金果”,柠檬香满家
“光色诗人”傅以新的水墨世界
路舒华《清水无香》新书发布会在郑举行,现场签售逾千册
与柠檬有关的爱与心碎
儿子摸鱼被水冲走,母亲得知哭惨,哪料晚上儿子拎条鱼回家
云欣赏 | ​清光生翠影 菡萏满池香
茶香闻雅意,诗情寄远方郦波做客“春天里的蒙顶诗歌节”品茶谈诗
戏曲元宵晚会,水韵江苏·梅香泰州

网址: 诗情画“忆”|《柠檬叶子》作者傅天琳的儿子:用“真水无香”读懂母亲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8099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