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归处,他们为生命画好最后的句号
原标题:人生归处,他们为生命画好最后的句号
新华社广州4月4日电 人生若是一本书,总有结尾的时候。
当生命走到尽头,殡葬从业者就是给“人生之书”画上最后句号的人,他们既是“人生的谢幕师”,也是“生命的摆渡人”。
“每天都会看到痛彻心扉的离别场面,自己也会很悲伤、难过,我能做的就是把服务做到最好,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得到慰藉。”27岁的遗体火化师袁英说,谈起工作中的细节,讲到家属与逝者永别的情景,她不时用手擦拭眼角的泪花。
2018年,袁英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进入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日常主要工作就是负责遗体火化、骨灰收敛,此外还要参与火化设备的升级保养与维护等。
“高中时通过一档电视节目了解到殡葬行业,觉得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职业,很神圣,也需要年轻人去学习和传承,就报考了殡葬相关的专业。”袁英说,“我从小胆子比较大,家人也尊重我的想法,自己也认为能做好。”
在袁英看来,殡葬工作不仅关乎逝者,更关乎生者的情感和记忆。在一次遗体火化过程中,虽然家属见证了遗体火化的全过程,但在骨灰收敛时发现了一个心脏支架,家属产生了强烈质疑,认为逝者的骨灰搞错了。
袁英说,面对家属的误解和指责,内心虽然很委屈,但还是会尽力克制自己,耐心与家属核对资料,最终,逝者的儿子与父亲沟通,确认母亲去世前瞒着家人做过心脏支架手术,问题才得以解决。“换位思考,我也很理解家属的心情,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我时刻保持严谨认真。”
殡葬行业涉及遗体接运,殡殓、火化、安葬等多项服务。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业务组副组长温木辉主要负责业务洽谈,接待群众,特普惠殡葬政策的落实等工作。他说:“我们是生者跟逝者的桥梁,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去,才能减少家属的痛苦。”
从业15年,目睹众多生死离别,温木辉说,将心比心,才能知道家属的痛苦在哪里,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几年前,一位年轻母亲意外离世,脸部毁容很严重,逝者丈夫悲痛地表示,妻子生前特别爱美,希望工作人员能复原她的容貌,给女儿留下最后的美好印象。
经过多方努力,温木辉和团队成员用了几天时间才将逝者的面容修复。“追悼会现场,她女儿对爸爸说,‘妈妈睡着了,脸上还笑呢’。”这句话让温木辉眼眶湿润:“那一刻,我感觉没有辜负家属的嘱托,我们没有起死回生的本事,却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减轻家属的痛苦和哀伤,为逝去的生命画好最后的句号。”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474个,职工9.1万人。这些“最后的送行人”成为了护航生命最后一程的坚守者。
“家属的那一句谢谢,就是我们从事这份工作的精神动力。”袁英说,自己从不避讳跟别人说自己的职业,社会越来越包容开放,这份职业也得到了身边人的认可和尊重。“朋友结婚、生小孩等喜事也会很愉快地邀请我。”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袁英喜欢摇滚乐,也经常参加各类音乐节和乐队巡演。温木辉对于生活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生死都是很自然的现象,人去世了,只是肉体消失了,但其精神力量仍会传承下去。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当下,把人生变得丰富多彩,才不枉来到这个世界上。”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
《不朽的落魄:十三个科举落榜者和他们的时代》:为微小的生命立传,书写失败者的人生
《命运》:研习最后的人生课程
上海书展|“心归处,是敦煌”,三个人的敦煌艺术创作谈
真的超爱这个少年 大鱼的归处
不太会剪视频大鱼的归处 一直陪着你
中西方作品对话为音乐节画上圆满句号
如何画好二次元?画二次元人物技巧
《归葬》:人生何处归,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还是历史问题
人生不是朋友圈,要回归真实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