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自己的“盐”值负责?记住这些要点
减盐的难点是什么?一份最新的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难以舍弃口味”是重要因素。食品营养专家提示,控盐主动权在每个人的手中,“口重”更应注意少吃盐。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中国宣传主题定为“人人享健康 共同促健康”。减少食盐(钠)摄入,是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促进健康的简单有效方法。《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人均每日烹调用盐9.3克,远高于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的推荐量。
来自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的数据显示,接近70%的受访者认为减盐具有较高健康意义,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需要减盐。但盐是百味之首,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减盐最大的阻碍是难以舍弃口味。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不少消费者认为盐少了菜不好吃,但实际上味蕾对于咸味并没那么敏感,消费者测试表明,减少5%至10%的盐不会对咸淡产生明显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控盐主动权在每个人的手中,撒盐和鸡精的时候可以少抖一下,倒酱油时可以少滴几滴。有这样的主动控制意识,限盐勺、减盐调料才能发挥应有作用。同时,老年人味觉感知退化,对咸味不敏感,更需要注意减盐。
面对“重”口难调,专家还表示,如果希望减盐不减咸,现阶段有一个便捷办法是使用低钠盐——同样咸度下,低钠盐比传统食盐减少20%至35%的钠。但肾病患者等少数不适宜高钾摄入人群,需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记者董瑞丰)
(责编:李慧博、吴昊)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记住健康五要点,健健康康赏春光,看春花
对自己媳妇好点,手术签字她负责的!
易小荷对话袁凌:从《盐镇》透视当代非虚构写作
自律,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盐镇》:看见她们的咸涩
夜读|幸福家庭的经营要点
图个明白丨北京政府工作报告 这些要点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为自己负责!有了你我才了不起
品鉴 | “咸”说盐文化
如果你对生活不满意,记住这4点,你会越来越强,也将越混越好!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