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原标题: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欢迎来到「咨询室的故事」栏目,这里为你呈现咨询室里的真实故事,记录每一个心灵改变的瞬间。
观察到,生活中很多人有一种「自我否定」的倾向:
◍「那件事如果我当时能那样做,就更好了」
◍「昨天那句话是不是不该说,人家会怎么想我?」
◍「觉得现在的自己还不够好,再有......就好了」
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久而久之,生出各种情绪困扰、陷入内耗。
今天分享 3 个来访者朋友的故事,他们在咨询室中再次控诉:很多出错的事情是因为「自己没做好」。但咨询师不这么认为。
1.「其实很多事的成因不是出自于你自己」
@练瑜伽是只狗
去年大二一学期都在准备一个博物馆讲解员考核,一心扑在这上面继而舍弃了很多其他事情,比如和朋友出去玩、周末双休、专业考试复习等等。有种身边空无一人的孤独感,又很焦虑自己为何没法平衡好各种事。然后去做了心理咨询。
其实是咨询师一句很简单的话戳动了我:「其实很多事的成因不是出自于你自己。」
我就突然有了新的感悟,我确实做什么事总是一味地去找自己的问题,一个劲儿钻牛角尖。这么一来做啥事总会有自卑感和不配感,并且总把问题归咎于自己。咨询师的这一句话,让我明白了,有时候我不必过于苛责自己,结果如何它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我需要有「允许一切发生」的格局和勇气。
2.「你在家里,好像一直是个承担一切的大人」
@匿名
那次咨询我和咨询师讲了之前一周发生的一件意外事件,起因是妈妈不小心打碎了花瓶,然后爸爸对妈妈疯狂输出,妈妈沉默,而我在旁边独自经历内心情绪的各种波澜起伏,甚至后来还强忍住眼泪去安慰妈妈。后来我慢慢平静下来,以为一切就这么过去了。
她听我说完,和我说,这本来就是一场意外,和你完全没关系,可你却好像承担了一切。「你一直说你想做个孩子,不想长大,可你在家里好像一直是个大人。」我一瞬间被击中,心跳都暂停了一瞬,似乎在那一刻,我又被温柔地接住了。
后来她问我觉得如果要排个名的话,爸爸、妈妈和我,谁更能表达情绪,我说先是爸爸,再是妈妈,最后是我。她听到以后和我说:听起来多可怜,到你这儿就堵住了,「但没关系,所有的情绪你都可以来和我说。」
原来我是可以不用一味要求自己那么坚强的。
▷《海街日记》
03 好像从那一刻开始,我不再执着于那个伤痕累累的自己
@一朵云
小学被孤立,班里没几个人愿意跟我说话,家长求助老师,得到的答复是我参加活动太多,爱出风头。因为「爱出风头」被传了很多不堪入耳的谣言,竞选三好只有个位数的选票……小学毕业之后一直陷在深深的自责里,恐惧一切社交,得了抑郁症。上了初中之后,因为各种情况发病比较严重,比较好的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于是主动帮我约了一次学校的心理咨询。其实咨询前的一周,心情比较忐忑,担心让大家看到我的另外一面,大家都会讨厌我吧。
第一次咨询当天还是很紧张,按流程讲了我得病的原因之类的。那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跟别人讲之前的所有事情,所以一直忍着眼泪。就好像是把隐藏在泥土里的不堪的根系都剖出来,告诉周围路过的人,看,这就是完整的我。心理老师认真地听完后,告诉我:
「但这不是你的错,无论是大多数人眼中的你、还是真实的你,都是很棒的,你值得被爱。」
那一瞬间就哭得很厉害,好像一直以来埋在心里的芥蒂在无形中消弭了。我被看见了。好像从那一刻开始,我不再执着于之前那个伤痕累累的自己了。也是因为那一次痛快的哭,我开始定时做咨询,去医院开了药,自己也在慢慢慢慢改善。真的很感谢我的老师,让我终于从过去走了出来,让我发现做自己原来这么棒。
▷《海街日记》
⭐️⭐️⭐️
一个人经常自我否定、指责乃至自我 PUA,往往和小时候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研究表明,当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肯定」和「赞美」时,孩子通常不会说「父母有问题」,而是会想「我有问题」。这就是孩子的思维方式:他们需要安全和稳定,对他们来说,认为「自己出了问题」,比认为「他不能依赖那些他赖以为生的人」要好得多。
而这种思维方式在成年之后,就会逐渐演变成一种对自己的精神控制。我们对自己抱有恶意的冲动,事实上是一种逐渐习得的「自我保护」。
毕竟,当外界没有什么我们可以真正操控时,那么操控自己总会更容易一些,产生一些悲凉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总是有这样的倾向,并想要改变,那么恭喜你,因为觉察即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同时,你也可以永远允许自己寻求他人的帮助,可以是身边的长辈、同事、朋友,或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让我们一起,拥有「允许一切发生」的格局和勇气。
作者:来访者朋友们
编辑:鸟人
责编:寒冰
简单心理提供专业的「首次咨询」线上心理评估。
它像是一次全面的「心理体检」,可以帮你有效梳理当前的困扰,高效地定位你在面对的问题,成为你自我探索旅程上迈出的第一步。
线上首次咨询包含3 份专业的心理量表,一次50 分钟的 1v1 视频访谈,在结束之后 48 小时内提供给你一个定制化心理健康方案,包含推荐 3 位适合的心理咨询师及提供 10 份以上的自助书/影/音的资料。
如果评估之后还想继续咨询,会根据你提出的要求,比如距离、费用、流派还有线上线下,针对你个人比较急需解决的问题推荐三位咨询师,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那位。
给自己一个可能被治愈的机会,你会打开人生一扇不一样的门。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我不配”?这本书值得一看
征集:我有一个「欲望」,但总觉得不应该
景甜谈和前任恋爱细节,意外曝光与张继科分手原因,怪自己不够好
我们为什么爱唐诗?
马修·派瑞:我不够好,我无关紧要
为什么自己不如别人?
总觉得哪里不对我是不是亏了
总觉得每一场爱情,都有难以置信的开场白
董宇辉谈自卑:在很长的时间里你总觉得……
为什么我们总感觉自己被困住?|世相来信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8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