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今日在四川颁出 肖复兴、梁晓声获“特别奖”

原标题: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今日在四川颁出 肖复兴、梁晓声获“特别奖”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泸州古蔺报道

人间四月天里,赤水河畔,春意盎然。这样的风景与一场文学雅集很配。4月13日上午,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在四川泸州二郎镇举行颁奖典礼。人民文学奖由“文学国刊”《人民文学》杂志主办,是国内非常重要的纯文学奖项,在业内口碑甚高,其获奖作家作品是年度中国文学界引人注目的对象,堪称年度文学风向标。

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共设置、颁出9大类奖项,共有19位获奖者。获奖的作家来自全国多地,代际跨度宽广,其中既有像肖复兴、梁晓声这样出生于1940年代的作家,有徐小斌、谢有顺、刘文飞、向以鲜这样出生于1960、1970年代的中坚力量,也有像北师大文学博士生焦典这样的95后新锐作家。其中,向以鲜是本届人民文学奖获奖名单上唯一的四川作家。这也是继去年成都诗人马嘶斩获“人民文学奖”之“诗歌奖”后,四川诗歌在“人民文学奖”二度折桂。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文学评论家施战军,担任人民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文学评论家贺绍俊、王国平,《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作家陈涛,以及郎酒集团党委书记、诗人李明政等人,与前来领奖的获奖作家们,一起见证了这一文学盛事。

施战军

大合影

本届人民文学奖的评审委员会主任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和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担任。评委会委员由白烨、贺绍俊、张清华、梁平、王国平组成。未能来到颁奖现场的吴义勤和阿来分别发来了视频致辞,在致辞中,他们都对人民文学奖的评审给予高度的肯定,对获奖作家们表示祝贺,并感谢郎酒集团对文学事业的支持。

阿来通过视频致辞

“40后”肖复兴、梁晓声新作抢眼

虽然年老,依然“继续努力”

最先颁发的是“特别奖”。该奖由肖复兴和梁晓声获得。肖复兴年近八旬,笔耕不辍。近著有《天坛新六十记》《疏灯细语人家》。2023年,肖复兴在《人民文学》发表了散文作品《北大荒之味》,好评不断。授奖辞中评价他“既是在散文、小说、少儿文学等多种文体写作上保有持久影响力的名作家,也是在《人民文学》等杂志的职业生涯中力推过众多新人精品、名家经典的大编辑。善意暖意真意,化为文人修为和人文美意,也因此,必然得到更多由衷亲近他的共鸣共情者的敬意。”

肖复兴

出生于1947年的肖复兴,站在领奖台上说,“得到这个奖,我最大的感慨是,我很惭愧。我想我只能继续努力,才能更对得起大家的厚爱。我知道我已经老了,无论我怎么努力,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了。但是,如果不努力,是一点成绩也不会获得。这次来到四川这么好的地方,一个福地,也给我带来不小的启发和激励,我以后会继续努力写作。”

作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梁晓声从《今夜有暴风雪》到《人世间》等,他的经典作品家喻户晓。人民文学奖给他的授奖辞中写道,“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他以《父亲》《司马敦》及至2023年刊发的中篇小说《遭遇“王六郎”》等十余篇力作,与《人民文学》杂志相伴四十载,并以亲诚入心的魅力、感人至深的推动,与时俱进,为文学期刊融入现代传播格局作出了新的突出贡献。”未能到现场领奖的梁晓声通过视频,讲述了自己与《人民文学》的文学故事。

梁晓声通过视频发表获奖感言

吕铮的《打击队》和余一鸣《十竹斋密码》获得“长篇小说奖”。授奖辞中评价《打击队》“是一部反映当代警察打击犯罪活动、护卫人民平安的佳作。细节生动而不失生活质感,情节跌宕充溢着戏剧性张力。”余一鸣在《十竹斋密码》中,将明末清初著名出版家胡正言的高雅神韵作为《十竹斋密码》的文化底色,以穿越时空的大胆叙述,让古代文化与当代科技进行对话。授奖辞中评价该小说“具有一种精雕细刻之美,在复原、解码古代雕版印刷的高超工艺与谜样魅力中,传递出中华文脉高雅的审美情操和绵延不息的生命力”。

“长篇小说奖”颁奖现场

获得“中篇小说奖”的两部作品分别是吴君的《万事如意》和徐小斌《杀死时间》。授奖辞中说吴君写出“一桩看似嘈嘈切切的家常故事,又有平地一声雷的震撼,凸显出作者别致的叙事能力与强劲的艺术腕力。”徐小斌在《杀死时间》中,“化身”为一名邮递员讲述隐秘的心事。授奖辞中评价该“作品审视幼年时代掠过心际的情感萌芽所埋下的荒诞种子,展示老龄社会隐含的结构性冲突,思考当下年轻人心性的柔软和无法遮掩的善良本色,激赏女性寻求生活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决绝。”

获“短篇小说奖”的两部作品分别是了一容的《圈马谷》和汤成难的《咏叹调》。授奖辞中评价《圈马谷》“是草原上的一幅画、一首诗,一支壮怀激烈而又酣畅淋漓的《赛马》曲。笔法简洁,节奏强烈,弥漫着浓郁的草原气息和寥廓而苍茫的诗意。”颁奖词评价《咏叹调》“笔法细腻入微,叙述如一首大提琴演奏的曲子,流转着真切而动人的抒情意味,堪称短篇妙品。”

“短篇小说奖”颁奖现场

当学者、翻译家写起散文来

“两幅笔墨”交相呼应

学者写起散文来,往往有特别的风貌,引人入胜。获得本届人民文学奖“散文奖”的就是两位学者的作品:刘文飞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九个瞬间》和谢有顺《岭南观鸟记》。刘文飞是首都师范大学燕京讲席教授、博导,曾获俄罗斯“友谊勋章”。著有《普希金诗选》《抒情诗的呼吸》《俄国文化史》《俄国文学史》《俄国文学的有机构成》等。《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九个瞬间》是刘文飞写的一个极简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也是十九世纪中期的俄罗斯文学界的心灵组画。授奖辞中评价作者“运用了小说笔法,以思想史的视野、文学史的视角、诗意的笔触、跨文体的形式,刻画出伟大作家复杂而悲剧性的内心。灵魂的尺度、精神的深度、思想的力度、命运的硬度,在作品中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散文奖”获得者刘文飞发表感言

作为文学翻译家,这次获得文学创作类的“散文奖”,刘文飞说,其实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之间应该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作家可以多进行一些翻译,翻译家也可以多做一些创作。”他坦言自己少年时代就通过《人民文学》杂志,产生了“作家梦”。这次能获得人民文学奖,“非常高兴。”

在《岭南观鸟记》中谢有顺以观鸟起始,以悟道作结,表层的“观鸟”和内里的“悟文”彼此感应、相互支撑。其中涉猎岭南鸟类数十种,自然人文景观多处,所引古诗名句亦难计数,故可称为一篇微观的小百科和博物志。授奖辞中评价作者“深谙文章之道,起伏错落,疏密有致,移步换景,丰约有度。一场鸟声与灵魂的对语,化为一曲自然与人文的交响,构成一篇清丽而又繁复的美文。”

作为资深文学批评家、文学学者,获得人民文学奖的“散文奖”,谢有顺说,“大家都知道,写文学批评,需要尽可能理性、客观,言之有据,不能放飞自我。对于那些经验型、感受型的东西,尤其是个人性的玄思妙想,不太好放进文学评论里面。对于这些素材,散文则是很好的载体。当然,文学评论最理想的状态是,感性和理性,头脑与心肠的结合,两幅笔墨都在自己的笔下交相辉映。当然我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我就还是写成了散文。《岭南观鸟记》是我在中山大学观鸟的真实记录,纯粹是有感而发,没想到得到人民文学奖的嘉奖,我非常荣幸。”

向以鲜《蜗牛》和马累《在黄河边》获得“诗歌奖”。授奖辞评价“《蜗牛》里的小动物、小场景、小情致,看似不起眼,诗人却钟情于其‘小’,慢条斯理、不动声色地深入内部,发现生命的奇谲与不为人知的秘密。”授奖辞评价《在黄河边》的气息、气质“闪耀着生命本真的光亮,以怀旧、温暖做底色,以朴素、宏深做基调,让现代汉语在诗歌芜杂的现实中保留难得的敬畏感和诚信。”向以鲜是诗人、四川大学教授。著有学术专著《超越江湖的诗人》《迷宫与玄珠》《盛世的侧影:杜甫评传》《中国石刻艺术编年史》,诗集“我的三部曲”“旋律三部曲”。

获得“非虚构作品奖”的是黄传会的《一飞,再飞》和徐剑《爱心妈妈》。授奖辞中评价《一飞,再飞》“简练而真挚地展现了中国运载火箭从无到有、升级换代的创新史和我国火箭研发群体的英雄史。”授奖辞评价徐剑《爱心妈妈》 “突破惯性模式,开拓题材空间,不断探索报告文学叙述的可能性与丰厚性,敬惜笔墨文字,融入大地苍生,增强精神力量,递交出又一份真诚的高分答卷。”

95后作家、诗人焦典获“新人奖”

“文学不会辜负每一个夜晚向它投去真诚、真实和勇敢目光的人”

出生于1996年的焦典是当下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专业在读博士,她已在《人民文学》《收获》《十月》《花城》《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杂志发表作品20多万字。曾获钟山之星文学奖、星星年度诗歌奖大学生诗人奖、青春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奖、首届京师—牛津青年文学之星奖金奖等。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孔雀菩提》。

“新人奖”获得者焦典发表感言

这次因为两个短篇小说《北师大东门麦当劳买不到桃桃乌冰激凌》《长河夜渡》获得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新人奖”。授奖辞中评价她的作品里有“适度的城市句法、适当的古典话术、适量的民间方音,以及适力推拉的人物景物,将隐藏的心神转换为广角化的自由语感,于是远近、内外、代际、城乡构成了奇特而互涉的文本效应。作者善于用语料做文章,措置裕如,恰到好处,把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又扑朔迷离,显示出一个新锐作者在小说上的新追求与新质地。”

站在领奖台上,焦典说,“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人民’,这个词对他们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是一种不言自明的博大而深邃的东西。2019年我的第一篇小说,可以说处女作,发表在《人民文学》,无论以后会如何,这绝对是我永远的骄傲。昨天来郎酒庄园的路上,看着山间的盘山路,我突然想起之前的那个夜晚。为了争取一个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诗歌的机会,我熬夜赶稿子修改稿子。到了夜里十二点多,我奶奶忍无可忍地说:明天考状元也不至于这样吧,什么都没有睡觉重要!我说,我是为了《人民文学》啊。然后我奶奶就不说话了。那时我爷爷还没有去世,那个晚上,我趴在桌子上写稿,爷爷陪着我,没有说话,只是不断给茶杯续上热水,茶叶沉下去,又漂浮起来。而卧室里,奶奶惯常的呼噜声,整夜都没有响起。今天我突然想起了这些,生命中竟然有过这么美好的时刻:向着一个微茫的,甚至都不知道它究竟能带来多大变化的希望。彼时夜色如海,我,和爱我的人,我们一起彻夜望着,带着全部的忍耐和盼望。所幸的是,文学不会辜负每一个夜晚都向它投去真诚、真实和勇敢目光的人。”

“新人奖”另外获得者是来自江苏的作家朱婧。授奖辞中评价她的短篇小说《吃东西的女人》“由就餐切入一个女性的日常生活,从其与不同对象吃饭之际引发的问题、感受与联想,映衬人情冷暖与人生况味,并从中反省自身现状。透过别样而独特的叙事角度,小说在人们习焉不察的场景中重新审视当代女性的客观境遇,彰显出作者善于捕捉生辉的细节、表达细微感受的艺术能力。”

获得唯一“翻译贡献奖”的是日本文学专家许金龙。他是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曾翻译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日本作家作品约300万字,其中《别了,我的书!》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人民文学奖给他的授奖辞评价他“不唯有书斋里一己的专业精研,多年来他还致力于推动中日文化和文学交流,其心拳拳,其力绵绵。《人民文学》日文版《灯火》杂志创刊以来,许金龙先生一直担任译审,在具体而微、字斟句酌的翻译实践中,体现出当代跨语际学者的高度与胸襟,为《灯火》杂志顺利出版至今作出了巨大贡献。”

附:获奖名单

特别奖:

肖复兴

梁晓声

长篇小说奖:

吕铮《打击队》

余一鸣《十竹斋密码》

中篇小说奖:

吴君《万事如意》

徐小斌《杀死时间》

短篇小说奖:

了一容《圈马谷》

汤成难《咏叹调》

散文奖:

刘文飞《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九个瞬间》

谢有顺《岭南观鸟记》

诗歌奖:

向以鲜《蜗牛》

马累《在黄河边》

非虚构作品奖:

黄传会《一飞,再飞》

徐剑《爱心妈妈》

新人奖:

焦典(短篇小说《北师大东门麦当劳买不到桃桃乌冰激凌》《长河夜渡》)

朱婧(短篇小说《吃东西的女人》)

翻译贡献奖:

许金龙

(图片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提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贾平凹舒婷苏童等名家相聚赤水河畔 2022年度人民文学奖在四川泸州颁出
2022年度人民文学奖颁出 四川青年诗人马嘶获“诗歌奖”
2022年度人民文学奖颁出,贾平凹与庞贝共获长篇小说奖
2022人民文学奖颁出,贾平凹、王蒙获奖
2022人民文学奖颁出,贵州省作家肖勤与名家王蒙同获中篇小说奖
2022年度人民文学奖在泸州颁奖,王蒙、贾平凹等获奖
四川作家骆平获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
聚焦高校题材和高知女性 四川作家骆平获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
授予持续创新的写作者以荣耀!川观文学奖(2021年度)将在泸州颁出
第十八、十九届“十月文学奖”在四川李庄颁出 梁鸿葛亮乔叶李舫等多位作家获奖

网址: 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今日在四川颁出 肖复兴、梁晓声获“特别奖”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8361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