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银河写手》和它背后的“6分编剧”

原标题:电影《银河写手》和它背后的“6分编剧”

作者丨林丁

编辑丨闻与

排版丨vv

在北京,从事影视行业的人有这样一幅固定图景。居住在常营,往往是传奇的北京像素,日常去长楹天街的星巴克写剧本,需要聚餐时,去常赢三兄弟吃涮肉。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码字,幸运的人会拥有几个同伴,每天围着一块白板头脑风暴,日复一日。往往在项目结束下楼时,才会在北京的秋风中骤然感受到时间流逝。

电影《银河写手》把这些都拍进了电影里。一个不听任何修改意见的编剧(宋木子 饰),和一个什么修改意见都听的编剧(合文俊 饰),一路摸爬滚打,和甲方斗智斗勇,试图产出一部自己的作品。

这是李阔、单丹丹和高群三个人的真实经历。这三个30多岁的年轻人,已经默默无闻在这个行业待了快十年。拍摄这部电影,几乎是一种赌气——30多岁了,必须要拍一部自己的作品。

在常营,他们在自己住处的6公里内架起摄像机,找来自己的编剧朋友们客串演员,任性地在电影里用三分钟演示一个“救猫咪”——编剧行业圣经的故事。他们把那些让自己痛苦的、快乐的、困惑的行业经历都放进了这部电影里。并且在字幕里,把编剧的名字,加粗,放大,再放大。

在2023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这部电影成为了影迷口中的“神片”,众多从业者像是对上了暗号,最终获得了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奖。李阔、单丹丹和高群,三个已经在行业里待了快十年的编剧,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署名,站到了台前。

今年3月30日,《银河写手》全国公映。有评论说,它给影视行业的25-35岁的失败者们提供了一些情绪价值。可以从票房倒推出中国的编剧人数。如果票房没超过五千万,证明编剧和迷影青年依然是小众群体。

也许,编剧和迷影青年确实没那么多。单丹丹叫自己“6分编剧”,是影视行业这个金字塔的塔基,但他们如此真实地生活在北京,生活在一个行业里,“它有存在的必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银河写手》:进击的小人物
“不如把男二号改成一只狗?”
电影编剧有没有秘密?全在这本书里
《摘金奇缘》男星加盟《银河护卫队3》 角色保密
影子写手集体现身并评选奖项,是时候重新看待这个职业了
都美竹写手发文为当年的事情道歉……
黄永玉的电影往事:在香港做编剧,给大明星画速写
“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2023世界科幻大会中揭晓 《隐秘死角》等作品获奖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悼念编剧、电影史学家倪震先生
格局甩别人一个银河系了

网址: 电影《银河写手》和它背后的“6分编剧”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8442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