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4《当代》颁奖盛典|让文学与现实同频共振
原标题:聚焦2024《当代》颁奖盛典|让文学与现实同频共振
聚焦2024《当代》颁奖盛典|让文学与现实同频共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歌
以文立心,泽润心田;与光同行,大道致远。4月26日,2024《当代》颁奖盛典年度长篇小说综评报告会在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举办。
作为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的重头戏,综评报告会总结过去一年全国文学界取得的累累硕果,引导文学风向、激发创作热情,助力更多作家的优秀作品进入大众视野。
2023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亮点纷呈,呈现出繁荣发展、欣欣向荣之态势。报告会邀约了《当代》长篇小说评议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共同评议2023年度国内的长篇小说创作。专家们阐述了对长篇小说创作的整体观察和深入思考,围绕当下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讨。
聚焦现实直面难题
毕飞宇《欢迎来到人间》直面医患关系,全方位洞察一个看似完美的顶尖医生的内心痛楚;张平《换届》中“反腐”“视察”“洪灾”多项叠加,为小说营造出巨大冲击力;贾平凹《河山传》里底层人士、商界精英、高级官员纷纷登场,通过对群体命运的刻画,书写国家的发展历程……
“我认为作家应具备勇气,要敢于直面并处理现实的难题。”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从2023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中寻找到文学的出发点之一。
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在阎晶明看来,小说有着无限的创作空间,但在这个无限的空间中也包含了聚焦。“就是聚焦现实,在创作中处理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小说家必须面对的难题。”
“毕飞宇的《欢迎来到人间》很好解答了这个难题。这是毕飞宇最直截了当地直面现实的一部作品。”阎晶明评价道,这本书在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中描述了人的现实境遇与精神困境,其笔锋不仅转向了现实,更聚焦现实生活中的特殊人群,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
新时代的长篇小说创作更加直观。“社会事件只是作家的原材料。张平的《换届》以他熟悉的角度,通过尖锐的表达,在作品中呈现出一种丰沛的情感,让我们看到了当代社会的缩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对此评价。
“张平的《换届》和贾平凹的《河山传》都是以人民性为特长,两位老将都自觉承担起主题创作的职责和使命。”《小说选刊》主编徐坤表示,张平的人民性始终是他的写作主题,他在为人民代言,贾平凹则发挥了他一贯沉郁顿挫的风格,用亦正亦邪的方式阐释了人民性。
地域纪实性与戏剧融合性
“过去一年的小说创作中,有一种做法是刻意打破虚构和非虚构的界限。”阎晶明说。
在阎晶明看来,近年来国内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新趋势,小说家们刻意强化特定地域的存在,“地域性的强化甚至达到了直接用小说来纪实的程度。”
“贾平凹近两年的作品《秦岭记》《河山传》,一个‘记’一个‘传’,刻意留下纪实的痕迹。”阎晶明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呈现其中,反映出重大历史与普通人生存之间的内在关联。
202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中,张楚创作的《云落图》和颜歌创作的《平乐县志》,也印证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愈发凸显的地域性。“两位青年作家一南一北,通过展现不同的地域特征,准确描绘了我们当下实际的县城生活。”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说。
除去地域纪实性,2023年国内长篇小说还体现出戏剧融合性。“我们正在走一条融合之路,努力将传统与现代、流行小说的元素与严肃小说的主题等多重因素融合,以形成既能赢得广泛读者,又能保持纯正口味的创作局面。”阎晶明说。
除了文体上的融合,小说家们开始从其他艺术形式入手,寻找创作方式的创新。陈彦的小说《星空与半棵树》最鲜明的特点,是其无处不在的戏剧性,作者打通小说和戏剧,使用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许多元素,令小说呈现出不同凡响的面貌。
李宏伟的长篇小说《信天翁要发芽》,创造性地采用独幕剧的形式,由“情势表演”“立身表演”“辩解表演”“劳作表演”四场表演,构成一个架空的想象空间,用一份极好的答卷,呈现当代人的精神境遇。“李宏伟写了一种我没见过的小说。”邱华栋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肯定与喜爱。
建立健全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
“今年上榜的5部作品非常优秀,作者本人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称之为创新。是什么支撑着创新?我认为是强大的自信。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充满自信的作家,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创作氛围和状态。”潘凯雄说。
“我对2023年长篇小说的印象可以总结为6个字——‘多样性’与‘四不像’。”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孟繁华说,作家们的小说题材和写法体现出多样性与丰富性,“四不像”实际上就是创新性。“这也是我对所有文学创作的期待。”
《当代》每年组织评选出的长篇佳作,涵盖甚至囊括了当年国内文坛的顶尖作品。孟繁华作为长期见证者,他形容每年的评奖现场就是“文学界盛大的节日”。
今年的评议专家委员会继续由阎晶明领衔,邀请邱华栋、施战军、潘凯雄、孟繁华、徐坤、张莉、黄德海、杨庆祥等九位专家组成,充分考虑了各层面的代表性和专业性,他们作为兼具学理与悟性的优秀评论家,长期身处文学现场,眼光锐利、视野开阔。
本次评选还设置了两个环节,即读者微信投票环节,和全国各省市评论家、作家、刊物主编和媒体代表线上投票环节,这两个环节的投票结果与评议委员会的投票结果综合,排名前五的作品,最终成为年度长篇五佳作品。严格专业的评审环节,建立健全了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
“综评报告会已连续举办二十届,今年是第一次在高校举办,体现了传承与创新、提高与普及的结合。”报告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红强说。
报告会前,人民文学出版社与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未来双方将在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共建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当代诗歌研究中心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让艺术怡情与医疗康养同频共振
聚焦2024《当代》颁奖盛典|贾平凹:以文学反映现实是我生命的意义
从董宇辉到当代文学颁奖盛典:他们为什么都选择与河南同行
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下周启动!与河南二度“牵手”,这是什么“神仙缘分”?
豫论场丨从董宇辉到当代文学颁奖盛典:他们为什么都选择与河南同行
2023当代文学颁奖盛典丨韩东《再婚》荣获《当代》文学拉力赛年度中篇小说
聚焦“生命中的文学时刻”!2024中国文学跨年盛典举行
文学与酒,无界漫游:酒鬼酒携手《收获》,开启无界文学奖颁奖盛典
冉平:激活传统文化,与年轻人同频共振
阅读看到更大的世界!2023当代文学颁奖盛典宣传片发布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