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热爱 永远美好 永远青春
原标题:永远热爱 永远美好 永远青春
4月24日,三门峡市陕州区,民间艺人制作的捶草印花手帕,赢得王蒙连连点赞。王小萍/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柴锦玉
“年至九十而又得到各种全新的体验,是在河南三门峡。”清风拂面,在渑池仙门山明媚的春光里,原文化部部长、作家王蒙,娓娓道出行走三门峡的感受。
从1953年创作《青春万岁》开始,王蒙先后发表作品2600多万字。作为一个与时代和国家同频共振的作家,王蒙的作品几乎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印记。《青春万岁》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书单,而他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获得“人民艺术家”这一国家荣誉称号。4月23日至25日,王蒙来到黄河之滨的三门峡市,走山川观大河,探历史察文化,“向人民学习、在生活中深造”。
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展板构成时光斑驳的历史长廊,在庙底沟博物馆展厅里,王蒙认真倾听讲解并不时提问:骨笛是什么动物骨骼制作的?城烟遗址展品是否为原件?……看到仰韶彩陶纹饰展示,他直呼:“太美了,现代人也难以超越。”王蒙说,之前在报刊书籍上也看过仰韶彩陶纹饰,但都不如在庙底沟现场震撼,因为这里陶器太多,花纹极其高级,艺术品位和艺术想象力非常高。
树绿花飞,沿黄生态廊道就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站在三门峡大坝上,从“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王蒙格外关注“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建设情况和工程经历的沧桑变化。他一边欣赏着坝顶展示的历代有关黄河的诗文,一边感慨道:“治河是一个时代治理水平的体现。回顾整个大坝建设过程和现代化过程,人民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今天的局面。”
光线在蓝天上勾画出古塔的剪影,时光把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建筑智慧镌刻其上,陕州公园内的宝轮寺塔是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和着石头敲击的蛙鸣回声,王蒙说,宝轮寺塔回音奇特,既有特点,又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统一性和中西文化交融特别是佛教传入的影响。
“地坑院太可爱了,看似很简单,其实很美好,这种创造力想象力别处看不到。”王蒙看过陕北的窑洞,住过新疆的地窝子,却为陕州地坑院的神奇倾倒。这里的非遗展演让他点赞连连,他赞地坑院“别有洞天”,赞捶草印花“巧夺天工”,赞锣鼓书“绝技惊天”。
仰韶圣地,“醉”美渑池。在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王蒙参观仰韶世界酒史馆、登临酒壶山、探访仙门山洞藏基地。他说,仰韶酒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这里在古代就较早有了酒文化。而融合了酒文化的仙门山,风景、山路、植物及连绵的群山,从观光来说,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
穿过街巷,王蒙来到八路军渑池兵站、刘少奇旧居参观。14岁入党的王蒙,一间间展室瞻仰,一块块展板前驻足,沉浸在红色历程的怀想中。“我要向喜欢旅游的亲戚朋友推荐三门峡!”谈到三门峡之行的感受,王蒙说,三门峡的区位优势突出,和几个省都有关联。这里内涵非常丰富,有大型的水利工程,有几千年的文化遗址,还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三门峡的美食也令人难忘,特别是肉夹馍,让品尝的人有“睹肉夹馍而忘记其他的感觉”。
我走我写,故我青春。谈起自己的创作,王蒙风趣地表示,其实这是一种热爱,爱生活,爱文学,爱文字。“我90岁了,没有人给我写作的任务。写作这东西,鲁迅先生说过,‘写作不要硬写,硬写是活受罪’。我感觉自己还有这种热爱,自己的热情并未冷却,还可以继续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织就璀璨的文学图景。”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没有人永远青春,但永远有人正青春!
40年过去了,回不去的青春,永远的经典,怀念那个美好的年代……
《本巴》:永远的25岁,永远的天真浪漫
永远的经典,音乐响起瞬间泪目,多少人的青春!
因为爱她,所以希望她永远可以做自己所热爱的事
“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永远有人十八岁”
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永远有人十八岁
健康性感活力啊 她真的永远这样活力四射,真的热爱舞台又敬业……
人生,没有永远的爱情
永远保持旁观者的清醒,永远不做局中人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3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03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