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行走在中原大地上
原标题:王蒙:行走在中原大地上
□本报记者张冬云见习记者张魏
4月26日晚,河南艺术中心,备受瞩目的《当代》文学拉力赛“2023年度致敬作家”奖项揭晓。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获奖。
自4月23日到26日,王蒙在河南行走了4天。他先是到三门峡,4月25日来郑后,又马不停蹄地参观河南博物院,赴郑州大学为学子开讲座。
“我和河南的缘分大着呢”
4月25日下午,王蒙来到河南博物院,在近两个小时里,“行走”中原数千年。
王蒙参观的第一件“镇馆之宝”是贾湖骨笛。这是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王蒙详细询问骨笛出土和研究情况。
在安阳殷墟“甲骨卜辞格式”图片前,王蒙慢慢拿出手机拍下照片。“甲骨卜辞格式”图片,介绍了一版完整的甲骨卜辞所包含的四部分,即叙辞、命辞、占辞、验辞。“这样的一片甲骨,相当于一篇小记叙文。”讲解员说。甲骨上的“商代小文章”,显然打动了笔耕一生、发表了2600万字作品的王蒙。
在窑火神工厅内,王蒙看着唐三彩器物说:“这颜色多好啊,不完全是画的,釉彩是自然流淌下来的,无意中天成。”他又补充道,“颜色很像艾德莱斯”。艾德莱斯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产品,维吾尔族妇女常用来做裙子。王蒙曾在新疆生活16年,他将这段经历写成的70万字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王蒙走过河南多地,他笑言:“我和河南的缘分大着呢。”
他喜欢河南籍唐代诗人李商隐,还曾担任中国李商隐研究会名誉会长。
“要说看看吃吃玩玩,最喜欢开封,小吃很有特色。”王蒙说,他清晰记得清明上河园里的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以6首宋词为骨架串起全剧,“当演员唱起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时,我感动极了。”
“我们是读着您的书一路走过来的”
4月26日上午,王蒙来到了郑州大学,开讲《传统文化的特色与生命力》。大学显然是他熟悉喜欢的场域,看着满园春花中的莘莘学子,王蒙眼神发亮。
在这场讲座中,王蒙从“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入手,向听众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在谈到“中华精神”时,王蒙强调了人文精神、辩证精神、抗逆精神。最后他阐述了“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学生们解读了“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讲座结束后,主持人宣布互动开始,学生们纷纷举手。
一位书法学院的同学提问,书法艺术在当代如何传承和发扬?王蒙说:“古人会从书法上评价一个人的文化趣味、修养、性格。书法好坏,和书写者的心胸、知识面都有很大关系。”
文学院退休教授樊洛平告诉王蒙:“我讲了30多年现代文学,您的作品一直是讲授重点。我们是读着您的书、讲着您的书一路走过来的。”
一位“00后”研究生说:“王蒙老师的革命理想主义,《青春万岁》中洋溢的激情和浪漫气息,对于当下的年轻人,依然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王蒙:行走在中原大地上
家族故事与中原大地上的生活变迁史
“人民艺术家”王蒙:生活万岁,青春万岁
哈密文化中原行 豫疆人民情谊浓
诗润中原文脉长
纪王和蒙大统领装傻 在皇上旁一唱一和
90岁王蒙亮相国家大剧院观看《活动变人形》
“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亮相内蒙古
王蒙同名小说改编 话剧《活动变人形》将亮相2023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
《活动变人形》国家大剧院上演,纪念王蒙文学创作70周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88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592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25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56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70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2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25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52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6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