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关注是天生的吗?父母敏感性程度是关键
来源:
时间:2024-04-30 08:57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发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8个月大时就已经表现出了对共情的关注。
研究团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对127对母子进行了研究,孩子分别为6个月、10个月、14个月和18个月大。研究人员记录了他们在4个不同时间点的共情关注迹象。在实验中,儿童会观察别人是如何发生轻微事故和模拟疼痛的。此外,研究人员还把孩子的反应,与他们看到另一个人笑时的行为进行了比较。发表在《认知发育》上的结果显示,18个月大的孩子的面部表情、手势或发声,表明他们的情感会受到别人痛苦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考察了照顾者的行为,在儿童对他人共情关注的能力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结果显示,父母的敏感性程度是关键:母亲对婴儿的需求反应越敏感,孩子对陌生人表现出共情关注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共情关注是通过社会习得的。也就是说,共情关注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互动发展起来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重要的发育步骤。要想体验到共情关注,孩子必须能够区分自我和对方。这种自我概念出现在生命的第二年,例如,孩子能在镜子里认出自己。共情关注不仅需要情感共鸣,还需要认知理解和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
(责编:李慧博、杨鸿光)作者:莫声柏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大哥是天生不爱笑吗?
幸福的关键,是关注这1点
我科学家揭示共情在人际间传递的计算与神经机制
田曦薇这种身材是天生的吗?这么瘦身材还那么好
理想国新书推荐:敏感性是一把双刃剑 | 知书No.237
过分的共情,也是一种内耗
夜雨丨强雯:共情自我的时刻——评短篇小说集《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
“就这点事,至于吗?”:对自我感受的敏锐,是一种自恋吗?
什么是人本主义的共情与倾听?|0基础入门人本主义,限时买一送一
汪缘堂:你可以善解人意,但不能过度共情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89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27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64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8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2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1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7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75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58
资讯热点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