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乔羽:歌唱祖国人未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乔羽填词的歌曲回响于神州大地。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守卫边疆的战士在唱:“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田间劳作的农民在唱:“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安度晚年的老人在唱:“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
“一首好歌,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时代情绪的最忠实的记录。你有一首启蒙的歌吗?”
2017年盛夏的一天,在容纳上千人的香港大学礼堂内,正在进行着“一首歌与一个时代”的主题讲座。当主持人问台下的听众,人生的“启蒙歌”是哪一首时,一位操着广东口音的中年人回答,是《我的祖国》。主持人似乎不太相信地反问了一句:“真的?是《我的祖国》?怎么唱?”此时台下便有人轻轻地哼出声来,引来了礼堂内稀稀拉拉的歌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前面几句的声音还比较弱,但紧接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歌声合流,倾刻间便汇成了上千人的大合唱:“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这歌声在礼堂内外久久地回荡着……那天,乔羽在视频中看到了这个场景。这位90岁的老人盯着电脑屏幕,表情严肃,情绪略有些激动。
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乔羽,著名词作家、剧作家,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现在还担任着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名誉院长。
近些年他老了,渐渐地,背已驼,发已褪,额头愈发显得光亮前突……但他更似一棵不老松,精神焕发。
“一条大河”,用爱国激情铸就的艺术丰碑
每每说起电影《上甘岭》,每每说起《我的祖国》,乔羽都会激动,仿佛半个世纪前的一景一幕犹在耳边,犹在眼前……
那是在1956年,电影《上甘岭》的摄制已接近尾声。乔羽原以为这部电影只是打仗一类的单一内容。但在看过样片后,他被感动了。他问导演沙蒙:“对歌词有什么要求?”沙导演说:“只希望将来片子没人看了,而歌却能流传下来。”
乔羽陷入了沉思……这是他写过的一千多首歌中最犯难、压力最大的一首。他提笔踌躇、四顾茫然。坐在桌子前苦思冥想,却怎么也写不出来。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乔羽心里明白,大家都在等他。就这样苦苦地“憋”了十几天,他终于诗如泉涌,一口气写下了三段歌词。他把稿子交给沙蒙,沙导演反复看了十几分钟,一语不发,最后大声说了一句:“行,就它了!”
第二天,沙导拿着稿子又回来了,乔羽心想,这下坏了,肯定不行。沙蒙问他,为什么不写成“万里长江波浪宽”,这不更有气势吗?乔羽听后想了想,对沙蒙说,用“万里长江”也可以,气势也大,长江虽长,但在全国仅此一条,没有见过长江的人很多。如果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远离长江的人们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而对大多数人来说,“祖国”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在这个词背后永远是记忆中家乡门前的那条河,一望无际的田野,辛勤劳作的亲人,而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一方百姓的喜怒哀乐。如果开头用“万里长江”,那么就会失去很多很多的人,在长江边上住的人毕竟是少数啊。一句“我家就在岸上住”,既表达了对家乡的亲切感,也表达了对祖国的依恋。沙导演听后,连声说:“对,对,就‘一条大河’!就‘一条大河’!”
这首歌最后的录音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棚进行的。郭兰英深情的演唱使在场的人眼里含着热泪。录音后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率先播放了这首歌曲,这时候,电影《上甘岭》还没有公开放映。所以,《我的祖国》先于电影红遍全国,而且一直流传到现在。
蕴意高远、老少皆宜的时代篇章
1999年建国50周年前夕,在中宣部等6家单位联合推出的《新中国舞台、影视艺术精品选》中,乔羽有《我的祖国》《祖国颂》《让我们荡起双桨》《思念》《人说山西好风光》《难忘今宵》及《爱我中华》等多部作品入选,是入选作品最多的艺术家。
这些优秀作品既是创作者灵感的迸发,更是民族文化的积累与升华。乔羽自幼博览群书,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善于将古今中外的诸多人类学精华填充其间。正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造就下,才有了乔羽那些唱遍天下的作品。谈及自己创作的歌词,乔羽说:“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锦衣玉食、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在他看来,带有淳朴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的才是优秀作品。也正因此,有人笑赞乔羽靠“玩土气”而独步天下。
乔羽的歌词看似信手拈来,但却蕴意高远,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内涵是根本写不来的,这也难怪他自己说歌词是“容易写,写好难”。那貌似简单的百十字要锤炼成精品,确实很不容易,必须经过反复推敲,甚至经年累月。比如《思念》的灵感就源自1963年初夏的偶然一瞥,而从构思到成篇,居然酝酿了25年之久!乔羽回忆说:“1963年初夏,我从下乡蹲点儿的河北省沙河县返回北京家中,刚进屋打开窗户,忽然一只黄色蝴蝶就飞了进来,当时我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动了这个突然造访的精灵和这个富有诗情的意象,转眼蝴蝶又从窗口飞走了,飘落进窗外的一片黄花丛中。这一情形,给我心中留下了无限惆怅……”然而,乔羽当时并未立即投入创作,而是将感受深埋心底,反复酝酿着,直到十几年后他才写道:“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蝴蝶是友谊的比喻,它表达了诗一般的、很多人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生活中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然而又不可能经常得到,所以让人产生了无限的眷恋和思念。时间弹指到了1988年,这首对蝴蝶《思念》的歌词才最终创作完成。曲作家谷建芬根据歌词的意境为其谱了曲,在当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毛阿敏把这只《思念》的“蝴蝶”奉献给了亿万观众。
熟悉这首《思念》的人,都会好奇地问,歌中那只一不小心飞进了窗口的蝴蝶到底是指谁?是老伴吗?乔羽马上否认:“谁家的老婆进屋要从窗户里进呀?”他说,大家想多了,他创作的冲动仅仅就是因为从窗外突然闯进的这位“不速之客”——美丽的蝴蝶,乔羽跟着它左扑右闪了好几分钟,灵感在蝴蝶飞出窗外的那一刹那间涌现……乔羽说,他自己是个感性的人,“有些事从来不曾提起,但永远不会忘记。每个人大概心里头都有自己的蝴蝶,它是内心深处一种极为珍贵,又极其让人眷恋的东西,它可能是爱情,也可能是友情。”看来那只蝴蝶究竟是什么,又是谁,乔羽会珍藏一辈子了。
当然,在乔羽的创作中,也有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上世纪50年代,为电影《祖国的花朵》写歌词,一开始并没有找他。后来,其他人配的歌词都不太理想,才找到了时年27岁的乔羽,而给他的时间只有一周。于是,他带着新婚妻子佟琦去了北海公园,租了条船,在水上泛舟。恰巧碰到了一群少先队员,乔羽和小朋友们比赛划船。两桨斜插水中,小船随波起伏。佳人在侧,灵感缓缓流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就这样,乔羽三天出词,一炮走红。
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这首歌能传唱多年不衰,他说:“那个时代是咱们中国人心情极为舒畅的时代。我是用最好的心情写下了那个火红年代最真实的生活。”
1984年春节前夕,央视春晚总导演黄一鹤请他在一天之内赶写出一首主题歌词,第二天一早就来取稿!众所周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央视春晚更是全世界华人共同关注的一道“节日盛宴”!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出一部有分量的作品吗?关键时刻,深厚的文化素养帮助了乔羽,于是“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共祝愿,祖国好。”的歌词跃然纸上。第二天黄一鹤在看到歌词后马上打电话高兴地说:“谢谢乔老爷,谢谢乔老爷!”
前卫是激情,怀旧是深情,而情最浓时,当在人生历练之后的老年。当乔羽把笔力集中到“最美不过夕阳红”时,他做了如下的叙述:“我写《最美不过夕阳红》是想表达出我对人生的一种感悟。这里,我并没把老年写得那么慷慨激昂,如:小车不倒只管推,年轻可以,老了还怎么推呀,再推不就散架了吗?!不用扬鞭自奋蹄,有人老得连走路都勉强,当如何奋蹄?!还有老骥伏枥这些词,那都不是我的话。我自然不能重复别人的话。你怎么说?我只想说晚年是美丽的夕阳,是晚开的花,是陈年的酒,是迟到的爱,是未了的情……”
每当回忆起往事,乔羽总是深情地说:“一首好歌词离不开作曲家优美的旋律和演唱者深情的演绎,我要永远感谢他们。”
经作曲家刘炽谱曲,由郭兰英唱出“一条大河波浪宽”之后,这首《我的祖国》便经久不衰;
当《说聊斋》的歌词被作曲家王立平谱曲并由彭丽媛演唱后,这支歌便永远留在了人民的心中;
当作曲家吕远谱曲,由蒋大为唱响《牡丹之歌》之后,它便红遍了大江南北;
当作曲家王酩谱写出美妙旋律,由李谷一在春晚舞台上满怀深情唱起《难忘今宵》后,这首歌至今仍陪伴着我们……
当初,演唱乔羽作品时,几乎没有一个演唱者会把倾情演绎和日后的“成名成家”联系起来。这或许正是契合了乔羽作品的特点:亲民、简洁、深刻、不浮华,只有真诚的演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乔羽创作了多少歌词?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人们喜爱乔羽的作品,常有人来信问:哪儿能买到他的作品选集?乔羽说:“我至今没有出版过一本歌词选集。”这回答不禁使人惊讶。他的案头,摆放着许多已经出版的中青年歌词作者的集子,这些书大多数都是由乔羽作的序。而他本人的大量优秀作品却未能结集出版,这不能不令人遗憾。这大概是他“甘于寂寞”的缘故吧。乔羽笑笑说:“也许历史会给我出一本集子吧。”
“乔老爷”说:“我哪是什么泰斗”
在中国歌坛提起乔羽的名字,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接上一句“乔老爷”。“乔老爷”的绰号缘自一部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乔老爷上轿》,片中那位刚正不阿的“乔老爷”深受大众喜欢,影片也因此红遍大江南北。恰在此时,有不少圈内朋友发现乔羽的音容笑貌酷似“乔老爷”的扮演者陈树,而他本人恰好也姓乔,于是“乔老爷”的称呼就渐渐叫开了。1964年排练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乔羽是总负责人之一。周总理和他熟了,也称他为“乔老爷”。
在成为“乔老爷”之前,乔羽原名乔庆宝,这个名字是父母给他起的。乔羽这个名字,是参加革命后他自己改的。
1946年春天,19岁的乔羽告别了正在就读的中西中学(现济宁一中的前身),经中共地下党推荐,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就读。
他回忆起了自己改名的经历:“改名那天雨下的很大,就干脆叫‘乔雨’吧,后来觉得‘雨’通‘羽’,‘羽’的寓意可能会更好些,于是就叫‘乔羽’了。”就这样,一次看似简单的改名,没想到却和古代的名人有了联系。“你看关二爷叫‘关羽’,楚霸王叫‘项羽’”……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这个“羽”字是相当满意的。
从中国的传统思想到西方的科学理论,再到马克思主义学说,三种不同类别的文化在乔羽的身上交融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连乔羽自己回首时也不禁感慨怎么会包容得如此之好。想了半天,“乔老爷”只能谦虚地笑着用“大概是每样学得都还不够深来解释了”。
1948年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乔羽被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从事歌词和剧本创作。
从20岁到90岁,乔羽写了一辈子歌词。当代“乔老爷”通过辛勤的劳动,最终成为新中国文艺界的一面旗帜。如今,不少人称他是词坛泰斗。每当听到时,乔羽总是摇摇头,摆摆手,“我哪是什么泰斗。”回顾往事,他常用这样三句话自勉:“不为时尚所惑,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浮名所累。”
青山在,人未老,或许正是祖国的沃土、自己旷达的心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成就了乔羽非凡的艺术人生。
相关知识
著名词作家乔羽十九日因病逝世 享年九十五岁
著名词作家乔羽逝世
92岁乔羽烈日之下高歌《我的祖国》 唱响万里长城
乔羽的手稿字迹 君子之风与众不同温润如玉不失洒脱
乔任梁林更新 乔任梁之死和王思聪有关林更新怒喷网友智障
隐秘的角落解析老陈 隐秘的角落老陈简单解析
动漫人物名字 好听的动漫人物名字
小关裕太客串《石子和羽男》 饰演赤楚卫二同事
人与人交往,最好的3种相处模式
乔欣夏日椰风写真 漫步海边笑容明媚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4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78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