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与历史的对话 解读《清明上河图》丨哈博铜版画艺术体验课堂开课啦

原标题:开启与历史的对话 解读《清明上河图》丨哈博铜版画艺术体验课堂开课啦

近日,哈尔滨市博物馆的欧洲铜版画收藏馆,开启了一场铜版画艺术体验研学活动。课程与历史对话,带孩子解读《清明上河图》。

欧洲铜版画收藏馆目前是中国第一个以“欧洲铜版画”为专题的收藏馆,馆内主要展品为17-19世纪欧洲铜版画,时间跨度为1614年至1913年,全部为雕版压印或雕(蚀)版印制原始铜版画。“铜版画最早是雕刻师在铜版上用刻针或刻刀刻制的印制雕版,所以叫铜版画,它是欧洲艺术的代表,对世界艺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研学课堂从认识铜版画开始,欧洲铜版画收藏馆的馆长刘汉英为研学的孩子们讲述了欧洲铜版画的历史、艺术价值、工艺特点等。

铜版画由灵动线条构成,在讲课的同时,刘老师鼓励孩子们拿起放大镜观察铜版画中展现的细节。孩子与家长们认真欣赏观察展品,不时交流看法。面对孩子们的疑问,刘老师也都一一耐心解答。孩子们看遍了主展厅的每一个展品,各具特色的铜版画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在“清明上河图”专区,刘老师介绍:“我们选取了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清明上河图》样式,进行了色彩修复。”刘老师对全长19米的《清明上河图》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不时发出提问引导孩子们思考画面内容所包含的意义。

“我上三年级了,刚刚学习了《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语文老师说,桥上有运货的人代表着当时经济很发达。”“上面行进的结婚队伍展现了北宋的婚俗。”孩子们面对老师的提问认真思考,结合学校课本知识,踊跃回答问题。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加深他们对于铜版画艺术的理解,刘老师鼓励他们课后在铜版画文创绘纸上进行创作。“希望下次你们可以把你们绘制的作品拿回来给刘爷爷看一看。”

本次铜版画研学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增长了见识,领略了铜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于博洋

编辑:马云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艺术温暖冬日冰城——“美林美育”大课堂在哈尔滨市博物馆开课
故宫专家余辉解读《清明上河图》
正月十五,市博美林美育大课堂“华灯初上”专场开启
“会动的”《清明上河图》亮相沈阳
艺术开卷|《清明上河图》拱桥下的险情与其他
会动的《清明上河图》亮相鹭岛
龙山街道龙山路社区暑期课堂结业
哈弗枭龙体验营上线啦,想送你大大大礼!
从土山湾传入上海的铜版画,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表达
国画课堂“搬”进展览现场,上海交大举办国画艺术体验课

网址: 开启与历史的对话 解读《清明上河图》丨哈博铜版画艺术体验课堂开课啦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9140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