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岑参《山房春事二首》诗赏析
原标题:【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岑参《山房春事二首》诗赏析
【原作】
山房春事二首
唐 · 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译文】
春风柔日光暖满目荡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时乱飞进厅房。
门前的几枝柳条低拂着衣架,一片山花飘落在了笔床之上。
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
园中树木又怎能知道人已散尽,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注释】
山房:营造于山野的房舍、别墅。
春事:春色、春光。
恬:这里指风柔和。
衣桁(háng):犹衣架,挂衣服的横木。
笔床:卧置毛笔的器具。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梁园: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周围三百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
日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极目:纵目,用尽目力远望。
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发:绽放。
【赏析】
诗句解读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这句诗充满了浓厚的怀旧和伤感情绪,通过描绘庭树和旧时的花,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庭树不知人去尽”,这里的“庭树”象征着恒久不变的自然元素,而“人去尽”则揭示了人事的变迁和消逝。这句诗以庭树的“不知”与人的“去尽”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自然与人事之间的深刻差异。庭树并不理解人们为何离去,它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的冷漠和无情。
“春来还发旧时花”,春天到来,庭树依旧开出旧时的花朵。这里的“春来”和“旧时花”形成了一种时间的对比,春天代表着新的开始,而“旧时花”则带有一种怀旧和回忆的情感。庭树在春天依旧开出旧时的花朵,仿佛在提醒诗人过去的时光和人事,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于过去和现在的感慨。
整句诗通过描绘庭树和旧时的花,以自然景象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它告诉我们,尽管人事变迁,自然依旧,而我们在面对这些变迁时,往往只能无奈接受,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这种怀旧和伤感的情绪,使得这句诗具有了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背景】
这两首诗可能不是同一时间的作品,不能算作组诗,只是编辑者的凑合。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秋,岑参由匡城至大梁。次年春,游梁园,第二首诗即作于游梁园后,而第一首可能作于此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岑参《山房春事二首》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二)》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 诗人王勃《羁春》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王涯《秋思赠远二首》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戴叔伦《苏溪亭》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 唐代诗人戴叔伦《小雪》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李白《夏日山中》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陆龟蒙《冬柳》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白居易《晚秋闲居》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 其一》诗赏析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91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87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00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7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3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