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乌鸫在歌唱:R.S托马斯诗选》|每日一书
原标题:《一只乌鸫在歌唱:R.S托马斯诗选》|每日一书
《一只乌鸫在歌唱:R.S托马斯诗选》,作者:R.S.托马斯,译者:李以亮,版本: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R.S.托马斯生于1913年,逝世于2000年,但他很难像几乎与他同龄的米沃什那样被称为“世纪诗人”,甚至可以说,他更像他的世纪的一个异类旁观者,带给这世界另一种惊异和启示。
作为威尔士人,R.S.托马斯的根系在那片“野性”的土壤中扎得很深。他在诗中反复摹写自己眼中的“威尔士风光”,怀着矛盾乃至有些无常的复杂情感,一如他反复观察威尔士农民,他们举止粗俗、思想简陋、心灵干枯,却又保有一种原始自然之美。他深入威尔士的历史与语言,强烈反对英格兰对威尔士的征服与驯化。他厌恨“英镑的力量”。不止于此,托马斯厌恨机械,厌恨冰箱等现代设备,这些东西带来外在生活的物质便利,也带来“侵蚀”,对一种更“向内”的生命姿态的侵蚀。在一首诗中他说:“最好的旅途是向内”。
R.S.托马斯有两个重要的身份,诗人和牧师。牧师于他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事实上,世界并非一个客观且坚固的东西,在所有人眼中都完全一致,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毋宁说是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一个牧师在观看并沉思世界时,必然会出现“上帝”。托马斯在无数首诗中沉思着上帝,在无数次祈祷中试图连接上帝,企望获得“光明之恩典”。但他并非那类放弃思索的信仰者,而是在诗中思考着、困惑着、等待着,又继续思考。托马斯对上帝,或者说“纯粹存在”的追寻持续了一生,原因在于,相比于物质及对物质的享受,他更在意灵魂。在这充满痛苦与阴影的尘世,他向自己、也向整个世界提出的问题是:“人的生存是为了什么?”这个古老的难题在托马斯的生命中获得如此强烈的回响,迫使他无法停下追寻的脚步。大概只有真正的光与爱的降临才能满足他,圆满他。而这两样东西其实不在别处,就在一个人自身之内,不是头脑,不是任何身体觉受,而是除此之外的最深处。
撰文/张进
编辑/宫子 刘亚光
校对/翟永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只乌鸫在歌唱:R.S托马斯诗选》|每日一书
每日一书|《略多于悲哀:陈东东四十年诗选》
《诗歌的坏时代:布莱希特诗选》|每日一书
《不要动一只蜗牛》| 每日一书
《文学之冬》|每日一书
《狐狸》|每日一书
《玻璃之后》| 每日一书
《观念的冲突》|每日一书
《大地上的家乡》| 每日一书
《胡萝卜幼儿园郊游日》| 每日一书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3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03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