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热”消退了吗?作家六神磊磊谈经典化之后的武侠小说
原标题:“金庸热”消退了吗?作家六神磊磊谈经典化之后的武侠小说
5月10日,以金庸诞生百年为契机,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邀请知名自媒体人、作家六神磊磊来到广州,为“花城文学课”开展题为“在细节里读金庸”的讲座。
讲座由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林峥主持。本次活动登上微信视频号“八点一刻”专栏,在“花城文学课”和“六神磊磊说”等平台直播,共获超过12.6万人次线上观看。
活动现场合影。
“世情小说”:金庸小说为什么是经典?
从2014年开设账号“六神磊磊读金庸”起,六神磊磊以极具当下感的解读角度和非凡的解读深度,获得众多读者观众的欢迎和喜爱。2024年距离金庸诞生有一百年时间,距离六神磊磊这位资深的“金庸迷”开设账号也过去了十年。
六神磊磊从自己年少阅读金庸的经历说起,向读者展现了一部过往几十年的金庸作品阅读史。20世纪90年代,阅读金庸作品常被视为不务学业的不良行为,随着时间的变迁,金庸小说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很多家长鼓励孩子阅读金庸,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是什么原因让金庸的作品超越了一般武侠小说的范畴,成为读者心目中的文学经典?六神磊磊用“世情之文”概括原因:金庸的小说深刻地描绘了人性和世道人心。
以《笑傲江湖》中的细节为例,六神磊磊向读者展示金庸作品展现的人性之深刻:林平之的母亲在危机时刻为了保护儿子,故意表现出对儿子的依赖,以保护儿子的自尊和安全;岳灵珊为爱痴狂,在临死前也选择欺骗自己林平之不是故意伤害她。深刻的人性描写,让金庸的武侠世界充满了真实而复杂的情感,是他作品受到读者长久的回味,也使其超越了一般武侠小说的范畴,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
六神磊磊。
一步一景的《鹿鼎记》
六神磊磊认为,金庸对不同身份、不同人格角色的深刻描绘,使得他的作品一步一景,富有魅力。他以《鹿鼎记》为例进行说明。韦小宝和康熙是朋友更是君臣,韦小宝看似笨拙地将康熙比作“鸟生鱼汤”,反而赢得康熙的喜爱;面对陈近南,金庸用“师父,我对你不住,你传我的武功,我一点也没学”来表达韦小宝的愧疚和悔恨。对于次要角色,金庸的描写也充满细节:一个守备官以“报喜”为由强吃强喝,让饭馆掌柜无言以对;韦小宝情感受挫时,一名侍卫用一句“这小子调戏韦副总管的相好,好比调戏我的亲娘”既讨好了上司,又赢得了同事的笑声。不同立场和身份的人物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建宁公主祭拜“反贼”陈近南心里满是委屈不满,她的公主身份在韦小宝一家被恶人挟制时却有了奇效。
金庸的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因为武侠世界的打斗和奇遇,更在于它细腻地刻画了人性的各种面貌。
“经典化”之后的金庸小说
金庸曾经以八十多岁高龄到北京大学攻读博士,他所在博士班的班长正是主持本次讲座的林峥。在讲座后的对谈中,林峥提到了目前金庸作品热度减退,当前大学中了解金庸的学生数量稀少的现状。
对此,六神磊磊认为,金庸作品的定位变化可能导致了上述情况:在《明报》连载和刚刚在内地出版的年代,金庸作品部分承担了今天“爽文”的功能,这一功能随着对于金庸作品的深入阅读、严肃理解的“经典化”而弱化,因此随着作品地位的提高,新读者对金庸的阅读热情反而减弱。但是,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随着读者的成长而成长,金庸小说就像唐诗一样,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阅读,都能提供不同的感悟和启示,成为人生旅途中的良伴。
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周宇婷 通讯员李嘉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金庸热”消退了吗?作家六神磊磊谈经典化之后的武侠小说
六神磊磊:金庸迷会面临老龄化吗?
六神磊磊携新作亮相佛山悦读节,与读者共探唐诗之美
费勇:金庸小说中的古典中国美,仍在流传
神仙打架!六神磊磊做客董宇辉直播间,网友: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成都90后作家写武侠小说“致敬金庸”
回望金庸,家国是底色
武侠过时了吗?我们为什么还读金庸?
“侠”想金庸百年|谁能超越金庸?金庸研究学者陈墨:这不是个好问题
嘉兴媒体“旧报重读金庸情”:这美好在他的故乡会继续书写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3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03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