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坐轿遭网暴,轿夫怒斥:请收起你廉价的同情!

原标题:景区坐轿遭网暴,轿夫怒斥:请收起你廉价的同情!

来源:精读君 作者:言偃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243天

01

王尔德说,如果世界上少一些同情,世界上也就会少一些麻烦。

这几天一个被顶上热搜的视频,就深刻地印证了这个道理。

有个博主到重庆武隆天生三桥景区游玩,休息时看到一群抬轿子的大叔。

旁观半小时,他都没看到这些轿夫接到一笔生意,博主就想着去照顾一下生意,坐一趟轿子。

他从大叔们口中得知,做轿夫虽然是体力活,但收入比种地好不少。

只是,现在他们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因为很多年轻人都不敢坐,怕被人骂。

很快,博主就切身体会到了这种感受。

一路上,总有一些游客会对他指指点点,甚至还有故意大声谩骂的人。

轿子上的他,如坐针毡。

只能坐一会儿,下来走一段路,最后坐到一半就结束了这趟体验。

虽然没坐完全程,但他还是在原本谈好价的基础上加了200元,给轿夫们转账支付了600。

即便如此,坐轿体验的视频发到网上后,还是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大家都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他的尊严?”

说实话,这副大义凛然,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着实让我困惑。

视频全程,我没看到博主的“践踏”行为。

坐轿子上山,说到底不过是一场等价交换:消费者为轿夫的劳动付费。

仅此而已。

可最后,这件事却陷入了怪圈:

游客:我愿意为劳动买单; 轿夫:希望大家都来坐,我要工作挣钱; 景区:同意他们在景区提供服务; 路人/网友:不行!这是在践踏他人的尊严!

实在荒唐。

02

这事让很多人都联想到了,之前挺有市场的一种论调:

“外卖员太辛苦了,只要我们都不点外卖,他们就能在家吹空调了。” “恶劣天气就不要点外卖了,外卖小哥骑车太不安全了。”

听到的人都不得不感叹一声,你好善良。

可问题是,你知道外卖员怎么想的吗?

有人采访外卖员:下雨天,你们会不会讨厌那些点单的人?

外卖员:“怎么可能啊,我最喜欢下雨天了,下雨天单子最多。有时候业绩做不上去,就盼着下雨

我们送外卖的,挣得就是辛苦钱,不需要别人同情,把我们当一个正常职业就好。”

你看,这就陷入了一种诡异的逻辑中:

不管是抬轿的轿夫,还是送外卖的小哥,他们都不觉得自己靠力气挣钱丢脸。

可架不住总有一群人替他们觉得丢脸,替他们觉得低人一等。

说到底,那些同情心泛滥的人,潜意识里都是带有精神优越感的。

这一点,可从某些网友的言论中看出。

有人在指责坐轿博主的时候,说出了这番话:

给点钱可以,换我肯定不坐,于心不忍。”

拜托,你凭什么一副施舍的嘴脸?

认真生活,靠付出体力获取报酬的人,最后被你一句话打成了乞讨者。

何其荒谬。

伪善之人,总是自认高人一等,所以才会臆想他人的可怜和不容易。

那些居高临下的悲悯背后,藏着的是一颗自大又虚荣的内心。

他们敲敲键盘,发出一些虚伪廉价的善意后,满足了自己内心的道德优越感,然后就拍拍屁股走了。

留下生意越来越清冷,可能被迫失业的轿夫,还有恶劣天气也挣不到更多钱的外卖员。

想起郭德纲说过的一个段子:

王老爷子家境富裕,立志做天下第一善人。

放出话来:“别的地方我管不了,但在我住宅方圆二十里之内不能有穷人”。

然后,他派人把附近的穷人都赶走了,因为他心善,见不得穷人。

异曲同工。

收起你廉价的同情吧,这甚至比恶更可怕。

03

无独有偶。

前几天,一位工地上的大叔又让很多人破防了。

山东某地,有人拍下了工地上一位中年男子的午餐:

一碗大米饭,一瓶辣椒酱,配一瓶啤酒。

自称路人的拍摄者,把视频配上煽情的音乐、文字,放到网上:

“工人用辣椒酱拌大盆米饭当午餐。

这是谁的儿子?又是谁的父亲?”

一顿操作,成功让这个视频上了热门。

这些年,社交平台上类似视频,就像一种新型流量密码。

路人拍一段视频,配些煽情的文字,网友留言“看不得这种画面,心里难受”。

至此,“路人”收获了流量,网友获得了道德上的愉悦——双赢。

可有谁,真正关心过那个被拍的人?

就像那位大叔,他怎么也没想到,只是吃一顿饭,就被人假借“心酸”为名拍下来,还发到网上。

有位网友的评论,我很赞同:

“视频真的很不尊重人,他原本凭着自己的双手挣钱,尽管节俭,尽管苦,但他是踏实的,是坦然的。 可如果他或者家人,在网上看到这个视频,是会难受难堪的。 再苦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铮铮傲骨,他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尊重。 把视频放到网上,对他并没有帮助。”

是啊,那些自欺欺人的同情,除了展现自己的高贵外,一文不值。

无论是抬轿的轿夫、外卖员,还是吃辣椒拌饭的工人,他们根本不需要同情。

因为这本就只是一份工作,无所谓丢不丢人,更不存在低人一等。

随便同情那些为生活努力打拼的人,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偏见和歧视?

电影《大闹天竺》里,有一句台词:

“这世上,比所有人瞧不起你更难受的滋味,就是所有人同情你。”

大多时候,最伤害人的利刃不是苦难本身,而是别人同情的目光。

04

多年前看过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叫《触不可及》。

主人公菲利普是个大富豪,因意外导致全身瘫痪,只有头部能动。

面试陪护时,很多条件优越的应聘者。

他们都表示会用最好的照料来帮助菲利普,会努力让他融入社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最终,菲利普却选择了一个来自贫民窟,言行粗鲁的年轻黑人德里斯。

录用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德瑞斯没有对他的同情心:

“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待遇、没有歧视。”

比起怜悯,每个人都更希望得到尊重和平等。

诚然,社会上会有一些格外辛苦的群体,比如在工地上汗流浃背的工人,比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比如早出晚归的环卫工人......

我们可以也需要多关注某些群体,但在网上随便敲两下键盘,叫几声“好可怜”,这并不是善意的正确表达。

以前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个暖心故事。

一位母亲因为患了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开销很大,还有一个脑瘫的女儿。

看病时,主治医生了解她的情况后,十分同情。

于是在医院的规则范围内,帮她申请到医药费的减免。

还帮她买了一个小推车,介绍她到医院对面的小区摆摊,卖些简单的蔬菜水果。

时间久了,大家都了解到她的情况,管理人员给了她优待,让她可以在不影响小区环境的前提下,自由摆摊,居民也格外照顾她的生意。

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本来艰难的母亲终于得以安定,有了栖息之所,还能一边挣钱,一边照顾孩子。

对弱势群体的真正善意是什么?

我想,是从收起口头的廉价同情,真正身体力行地去给予帮助开始。

比如,逛景区的时候,以平等的心态看待轿夫,不俯视、不否定;

比如,天气恶劣的时候给外卖小哥多一些耐心,或点一个好评、付一笔打赏;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习惯,不车窗抛物,不随手乱扔......

生而为人,见到“可怜”的事情或人,我们都会产生同情心。

但同情的表达方式有很多,打着同情的名义秀优越感,是最要不得的。

茨威格在《同情的罪》里,把同情心分为两种:

一种是心肠软弱的妇人之仁,看了别人的不幸,心中本能地觉得难受,立刻不顾一切地想解除这目不忍睹的现象,完全出自感情的冲动,常常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 另一种是配合着冷静理智的真正同情。有正确的认识,贯彻的毅力,还有坚强的耐性,只有在不慌不忙不屈不挠的状况下,一个人才能真正帮助别人,才能做到舍己为人。

同情,是一种美德,但更是一种智慧。

愿你我,都能戒掉廉价的同情,修炼出冷静理智的真正同情。

作者:言偃,精读主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景区坐轿遭网暴,轿夫怒斥:请收起你廉价的同情!
唐山烧烤店老板娘遭网暴,为何总有人失焦跑偏?
曾颖直播哽咽安倍晋三,遭网暴后险些自杀身亡,出院后晒照报平安
董璇谈高云翔 坦言因帮助高云翔遭网暴
什么样的女人,在男人眼中是“廉价”的?
孙海洋兑现20万悬赏承诺,符建涛妈妈却遭网暴,公开索要见钱眼开
林妙妙又遇绿茶同事,冲进办公室怒斥他“你没有心”
任嘉伦方晒律师函对网暴者追责 多名侵权者道歉
田馥甄吃意大利面遭网暴,社交账号已经全部停更,歌迷担心出人命
赵本山铜像被破坏,景区却无人打理,为何给活人立铜像?

网址: 景区坐轿遭网暴,轿夫怒斥:请收起你廉价的同情!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928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