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文: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原标题:赵建文: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人民网记者 宋子节
近期,“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正在进行征文。此次正文活动旨在进一步激活古代典籍中的人权思想、方略、制度和历史经验等,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赵建文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中华典籍是中华文明中的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是我国当代人权事业的源头活水,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理念已经并将继续在人类文明互鉴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赵建文表示。
“我国国礼中有一本1688年首版的法文版《论语导读》,这本书印证了当时儒家典籍在法国的传播。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的启蒙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赵建文表示,“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等人非常推崇儒家思想,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在18世纪末曾被写入法国的《人权宣言》。”
赵建文指出,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写进了普遍性国际人权文书,一直发挥着世界性影响。“例如在《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建议写入儒家的‘仁’的理念。由于英语中没有对应词,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将‘良心’(conscience)一词写入《世界人权宣言》。这也印证了古代典籍中的人权思想、方略等推动着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赵建文解释说。
相关新闻:
“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面向海内外征文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让典籍走进千家万户,是文化学者和图书馆人的共同使命
传承文化经典!“典耀中华读书会”成立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莫砺锋:让中华典籍走进当代中国的千家万户
《齐民要术》分明就是“舌尖上的典籍”吧!
品出典籍中的文化味道
激活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出版
香港“潮玩教父”刘建文个展开幕,步入“璀璨公园”
国际有识之士为何不相信美国涉华人权谎言
典籍中的“青年”
成功的文化国际传播是“审美的传播”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3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05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02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1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28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2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37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2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1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