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走了,你迟早会在她的故事里,发现自己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章红

作家

博雅读书会领读人

“现在,你什么也做不了,除了把手插进口袋里,保留一颗不打算服从的心之外……”——爱丽丝·门罗

“谢谢你,我是你的忠实读者。你以精湛的写作技艺打开了一个个普通人的生命,让我借由你的眼光看向生命的深处,竭力去理解生活。我记得你笔下那么多人物,那么多故事,一直惊叹于为什么你可以像源泉一样向世界奉献你的心智……如今你的奔涌止息了,而你的作品会像纯净深邃的湖水,继续映照人心映照世界。”这是章红对门罗的告别。

5月14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在疗养院中去世,享年92岁。在博雅读书会里,章红老师解读过门罗的小说《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让我们在感受小说魅力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清晰动人的门罗。今天,我们以一篇章红老师的文章,致敬并送别爱丽丝·门罗。

大家好,我是章红。今天跟大家详细探讨加拿大作家门罗的小说——《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

爱丽丝·门罗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早在获诺奖之前,她的小说在北美地区已经获得崇高的评价,三次获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文学奖。

她的写作记忆在文学界是得到广泛认同的,被公认为北美最好的小说家之一。门罗的小说题材也不深奥,就像她一本自选集的题目《亲爱的生活》,写的都是生活,日常的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她的小说是没有办法当成消遣读物的。我的体会是一个晚上最多只能看一篇,为什么?因为要消耗脑力,超过一篇脑子就跟不上了。

从第一句话开始,你就跟她开始了一场探险,探究的是人心深不可测的黑洞,探究的是人性的真相。探险过程需要你全神贯注,一句话一个暗示划过去,就跟小说失之交臂了,你简直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如果你不容易看进去门罗,不要怀疑自己,很多中国作家也看不下去,但是喜欢的人就会特别喜欢。比如我。门罗的小说实现了我以为的小说该有的模样。

我喜欢的小说有两个特质:

第一,她就像在把生活讲给你听,你会强烈感觉到故事似乎是在真实的发生,而不是由作家在推进。作家只不过把真实发生的一切写下来告诉你,当然事实上它是由作家来推进的,但任何小说都意味着作家与读者之间存在一个约定,我再写一件真实的事情,你要相信我小说家让虚构与现实真真假假结合,让记忆与想象结合,都是奔着真实性而去的。失败的小说意味着作家单方面破坏了这个约定,他让你怎么都无法相信他所设定的情境,他笔下人物的真实性,而门罗无疑是成功的。纽约时报对她的赞誉之一,就说她是“一流的短篇小说艺术大师,故事具有家庭相册的亲切感和真实生活的逼真感”。

第二,小说不仅讲述故事,而且讲述一切,这是杜拉斯对小说的定义。

玛格丽特·杜拉斯

什么的一切?事关生命与生活的一切。门罗的小说并不好懂,对她笔下的人物与情感,是无法做一是一二是二的简单道德判断的。如果道德判断能替代小说,世界就不需要有文学了。如此她的小说才像生活本身一样是黑洞一样的存在。你想,事关生命与生活的一切,怎么可能一目了然,一眼见底。

我迷恋她的小说就在于上面两个原因:

一是像生活本身一样真实,二是像生活本身一样复杂。如果说有第三个,在于它异常灵活的小说结构,那是一种现代小说的气质。

这个现代性体现在她会从好几个视角叙述故事,不停改换,比如在最开始她会很随意的讲一段这样的故事,再讲一段那样的故事,独立成段,可能一讲就好几页,人生各阶段似乎随机地拼凑在一起,时间跨度可以长达几十年,你搞不清她为什么要讲这个人或者这个故事,随着叙述的展开或是人物情节的不断深入,开始出现比较稳定的故事情节,这时候你才有点明白她核心的故事,核心的人物在哪里,而在中间她又很可能岔开出气,另起一头,再回到核心人物。当故事结束时,你回想起前面一块块故事拼图,然后恍然大悟,一些关键的细节早就悄无声息地撒在各处。

我自己阅读门罗的体会,看到最后一页常常忍不住要翻到前面,再去找一遍那些线索。它不是传统小说那种特别结结实实的结构体系,而是更为轻盈跳跃,时空转换非常的快速,故事的节奏我有时候觉得简直不可琢磨,但最后往往会以某一种顿悟结束,它像剪纸,你看见一个人手法娴熟的这里剪剪那里剪剪,你根本不知道他这一剪刀是要干什么,但是读到最后,整个剪纸展开,你会为作品的完整和华美惊叹。

门罗自己则说,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进里面待一小会儿,这边走走,那边转转,观察房间和走廊间的关联,然后再望向窗外看看。从这个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她这样写小说,那我们就这样读他的小说,我们也走进他的房子里,这里转转那里看看,看看房间,看看走廊,看看窗外,最终看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AI绘制《看世界的屋角》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这篇小说在题材与技巧上对上面所说的门罗风格都有体现。

小说标题来源于两个青春期的少女玩过的一种游戏,写下一个男孩和你自己的名字,把所有相同的字母划掉,数出剩下的字母数,然后用手指头将这个数数出来,一边说着“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以此来确定你和那个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关系。题目是来自于这里,但小说真正的主人公是一位叫乔安娜的中年女性。

|本期推荐|

《博雅读书会》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

博雅读书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门罗走了,你迟早会在她的故事里,发现自己
你迟早会在她的故事里,与自己面对面相遇 | 纪念艾丽丝·门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逝世 | 你迟早会在她的故事里,与自己面对面相遇
艾丽丝·门罗走了,她笔下故事性最丰富的,仍然是角落里的女性
以文学勘破“人心的反复无常”|诺奖作家艾丽丝·门罗辞世
“当代契诃夫”艾丽丝·门罗去世,读者缅怀:她的作品一直在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逝世,她是“我们时代的契诃夫”
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92岁去世,50岁时访华并在广州庆生
你迟早会明白,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去世

网址: 门罗走了,你迟早会在她的故事里,发现自己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9369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