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他们师徒二人,读懂西方哲学文化的源与流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受苏格拉底教导,主张超越凡俗现实,追求更高的精神真理。亚里士多德生在医生家庭,坚持认为经验观察是获得知识的真实途径,人要学会适应现实。师徒二人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哲学方向,并展开持久的竞争,对西方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刻画了这场哲学竞争的发生及其后两千多年的发展。师徒二人及其后世支持者(或敌人)的博弈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塑造了西方文明的核心特征,并使之保持活力。本书涵盖从古希腊、罗马帝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直到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及主要哲学思想家的思想,是了解西方哲学文化演变的重要读物。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西方哲学文化的源与流
〔美〕阿瑟·赫尔曼 著
陈常燊 孙逸凡 译
本书亮点
◈ 揭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现代影响
本书展示了活在我们身上,同时也活在我们周围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影响力无与伦比,不仅反映在每一个具体的活动中,也反映在每一项抽象的制度设计中,包括我们的大学教育体系,我们的实验室制度,我们的政府机关,以及互联网。他们甚至帮助我们最终把人类送上了月球,探索人类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 剖析展现西方文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本书认为,西方文明史上的重要社会、政治、宗教和哲学思想变革,大多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两种思想倾向之间的斗争和融合。通过展示这两种思想倾向在两千多年历史中的互动和演变,作者勾勒出了西方文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西方文明的演变过程。
◈ 用现代视角重新解读古典哲学
针对现代读者对古典哲学家的模糊认识,本书尝试用现代视角重新解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作者强调了这两位哲学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意义,让读者能够跨越时空的障碍,重新认识到古典哲学的魅力和价值。
重磅推荐
这本书应该成为哲学基础课程的标准读物,应该列在每个受过教育的成年人的“必读书籍”清单上。
——《福布斯》
阅读本书是理解西方两年多年历史的绝佳方式。
——《图书馆杂志》
一部宏大的知识史……展示了柏拉图的理念如何兴衰起伏,启发了伟大的艺术、高尚的理论,某种程度上催生了极权政府;同事展示了亚里士多德看待世界的方式如何引导了科学和技术的巨大进步,以及犯下了极大的过失……风格轻松而充满热情,同时又有坚实的研究基础。
——《柯克斯评论》
作者简介
阿瑟·赫尔曼
(Arthur Herman)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畅销书作家。霍普金斯大学史学博士,曾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访学。20世纪80—90年代在美国天主教大学、乔治城大学、乔治梅森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现任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07—2009年,他作为第一个非英籍人士被任命为苏格兰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赫尔曼的著作主题宏大、史料扎实、文笔生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畅销不衰,深受各界人士的推崇。除本书外,赫尔曼还著有:《苏格兰:现代世界文明的起点》《甘地与丘吉尔:抗争与妥协的政治史诗》《拼实业:美国是怎样赢得二战的》《美国战士:麦克阿瑟大传》等。
译者简介
陈常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任山西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分析哲学》副主编。主要从事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专著有《理解的准则——戴维森合理性理论研究》《美德、规则与实践智慧》等,译著有《维特根斯坦》等。
孙逸凡
四川大学世界史博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讲师,翻译过多部学术著作。已出版译著有《罗马帝国档案》《市场是公平的》《近代史讲稿》等。
目录一览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序 言
开场白 柏拉图学园
第一章 第一个哲学家
第二章 理性之魂
第三章 神的心灵
第四章 医生之子
第五章 好公民,抑或哲学王?
第六章 后继者们:希腊化时期的哲学
第七章 知识就是力量
第八章 灵魂中的洞穴: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罗马
第九章 光中之舞:罗马的末日与新柏拉图主义的诞生
第十章 基督降临: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
第十一章 基督与帝国:走向天国之城
第十二章 探究精神:亚里士多德的反击
第十三章 天国的和谐:柏拉图在中世纪
第十四章 巅峰时刻:阿拉伯人、亚里士多德与圣托马斯·阿奎那
第十五章 剃刀之刃
第十六章 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和自由的悖论
第十七章 创造性的升华: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柏拉图
第十八章 经院哲学的黄昏:宗教改革与亚里士多德的衰落
第十九章 天堂的秘密:柏拉图、伽利略和新科学
第二十章 上帝、国王,以及天才时代的哲学家
第二十一章 戴着假发的亚里士多德:启蒙运动的文化
第二十二章 推倒重来:柏拉图、卢梭与大革命
第二十三章 “情感就是一切”:浪漫主义者的胜利
第二十四章 维多利亚时代的十字路口:黑格尔、马克思与密尔
第二十五章 自然的尺度:达尔文、进化与亚里士多德的神
第二十六章 看不见的世界:物理学、相对论和新世界图景
第二十七章 意志的胜利:尼采与理性之死
第二十八章 常识国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美国例外论
第二十九章 战争的世界:暴力世纪中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结论 从洞穴到光明
致 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试读章节
向上滑动阅览
最近,《纽约书评》的一篇社论问道:“古典学还有未来吗?”其实真正的问题是,经典有一天会不会变得与我们无关。本书所要讲述的,正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古希腊哲学家如何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我们所说的每句话,所做的每件事,以及所看到的一切事物。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绝非所谓的“已故白人男性”,从古希腊时代至今,他们一直是西方文化的“活的灵魂”。他们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早已从当初的科学、哲学和文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最值得珍视的政治制度当中——这种影响力早已超出西方世界,拓展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伊斯兰世界。此外,在这种影响力的核心地带,有一场争夺西方文明之灵魂主导权的斗争,贯穿了两千年的历史长河。这场斗争源自一桩反叛行为,如今已席卷所有文明。
读者朋友将会看到,这场斗争始于公元前360年。那时,马其顿国王宫廷御医的儿子、年轻有为的亚里士多德,因为反对他著名的老师柏拉图的思想,离开了老师毕生经营的柏拉图学园,创建了他自己的学园。这场著名的师徒之争,从古代历经中世纪发展到现代,逐步演变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本书所刻画的,正是这样一场斗争。
“洞穴比喻”出现于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Republic)的第七卷。他使用这个短语,是为了提出一个深刻的想法:人类注定要探寻一条路,从物质存在的黑暗洞穴,进入更高级、更纯粹、更具精神真理的光明世界。柏拉图坚持认为,当我们超越了单纯的人,进入一个“永世长存、灵魂不朽和永恒不变的”王国,我们就获得了智慧。
读者朋友们将会看到,亚里士多德对此并不认同。他在《物理学》(Physics)中提出,“所有事物都有某种自然(性质)”,它以形式和质料的结合为基础。亚里士多德并不试图超越物质现实,相反,他相信哲学家的工作是解释世界如何运行,以及人如何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他曾经说:“事实是我们的出发点。”他对世间万物的思索都体现了这一洞见:从科学到政治,再到戏剧。
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里,亚里士多德成了现代科学、逻辑学和技术的创始人,而柏拉图则成了神学家、神秘主义者、诗人和艺术家的代言人。
他们师徒二人,一个塑造了基督教的轮廓,另一个提出了启蒙的观念。
一个为我们带来了现代经济学,另一个则启发我们进行宗教改革。
一个激发欧洲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另一个催生了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创作,包括米开朗琪罗创作的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
一个让我们从多元共存和持续进化的角度看待现实,另一个则提供了恒常如一的世界图景。
一个劝告我们必须如其所是地对待事物,彼此之间也是如此。另一个则说,我们需要思考应然之事,包括我们自己和这个社会应该如何。
一个为我们带来了美国的联邦宪法、曼哈顿计划和大型购物商场,另一个则带来了沙特尔主教堂,但同时带来了集中营和大屠杀。
亚里士多德问道:“你如何适应这个业已存在的世界?”
柏拉图问道:“世界为何如此存在?”
上述饶有趣味的鲜明对比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西方文化又是如何产生了这样一头奇特的“两面怪兽”,这正是本书要讲述的。那些使两个古代对手之间的斗争绵延不绝的事件、思者、名人,以及其间发生的种种奇怪的纠缠和具有讽刺意味的事,也都是本书的关注对象。当然,笔者并不打算写一部哲学史,也不想再增加一本西方文明史。毋宁说,本书阐释了这两种历史叙述的互动,以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遗产是如何活在我们身边,至今仍持续不断地塑造这个世界的。
启蒙文库
启蒙与书籍
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出版业
〔美〕理查德·B.谢尔 著
启蒙编译所 译
18世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使苏格兰从欧洲最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现代世界文明的起点”,这一跃迁的实现离不开书籍出版带来的知识的广泛传播。今天的读者早已明白书籍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但书籍出版过程是如何影响和推动启蒙运动却少有人关注。
本书正是介绍神秘而丰富的苏格兰出版活动的读物,作者运用实证的学术方法,呈现了书籍出版具体如何影响和推动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进程。为不满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读者提供了一段有趣的、值得探索的历史。
点击链接即可查看本书更多详情:
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作家如何获得大量读者?
《启蒙与书籍》|用书籍点燃启蒙的火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从“智瑜伽”看西方哲学的局限性
新展来袭!“源·流——湖南工笔画70年”展览在湖南美术馆开幕
经典源远 义理流长——《三国演义》版本与文化价值谈
一本书读懂国潮背后的文化基因|品读
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丨读懂世界
“读懂广州”书系首现花城书房 2023南国书香节掀起全民阅读热
他们仨,不愧是顶流!
读懂唐僧师徒取经路线图,我顿悟什么是人一生最大的修行
展现工笔画艺术魅力!“源·流——湖南工笔画70年”展览开展
读懂中国|文化元素赋能发展 在文化传承发展中读懂广州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