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作家黄佩华长篇小说《花甲之年》作品研讨会在南宁举行
5月18日,广西作家黄佩华长篇小说《花甲之年》作品研讨会在南宁市南阳镇古岳坡那书苑举行。黄凤显、石才夫、牙韩彰、陈爱中、丘文桥、石朝雄、韦秀观、梁汉昌、陈宁等作家、评论家、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花甲之年》展开深入探讨。
广西民族出版社推出的《花甲之年》是一部反映老年人夕阳生活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某高校干部马达华提前退休后的一系列境遇。马达华在退休后遇到的困扰与困境、乡愁与忧思,观照、透视着时代的灵魂,是复杂人性的老年化表达。
“目前国内文学史上缺乏聚焦老年退休生活的长篇小说,《花甲之年》弥补了这一题材的创作空白。”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黄凤显表示,“我在主人公马达华身上找到许多共鸣。”他认为《花甲之年》的题材重要、叙述真实,是目前国内少有的、正面写退休生活的长篇小说,人物典型、故事非常接地气,让读者倍感亲切。这是一部成功的小说,为广西文学、壮族文学作出了一大贡献。
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长石朝雄认为,《花甲之年》兼具时代价值、人性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在老龄化问题逐渐加深的时代大背景下,以主人公马达华的家族为切入点,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与现实相互映射的小说人物。
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丘文桥认为,这部小说叙述的结构、内在情节故事的逻辑性,符合阅读的舒适性;小说的语言朴实,却又有行云流水般的畅快;小说通过马达华这个人物写出了人性和普世哲学意识,让读者可以在小说中找见理性、精神开化的自己。
广西民族艺术研究院研究馆员梁汉昌认为,《花甲之年》是桂西北壮民族的一个风俗画卷,在文学语言上面具有准确性和史料价值。同时,小说突出了对城乡二重性的人物的刻画,在传统乡土与现代文明的切换中,以平实之处见大社会。
长篇小说《花甲之年》作品研讨会现场。凌冬摄
作家牙韩彰表示,《花甲之年》的写作手法毫无虚浮讨巧之处,故事的生成、走向、结局和层次结构的自然圆融,语言文字的成熟老道,平实安静却又起伏曲折的叙述技法,达到了一种举重若轻、化繁为简的水准和高度。
广西民族报社社长韦秀观则认为,小说主人公马达华肉体和精神原乡的回归,加上作者深怀家国情怀、热爱家乡热爱民族,其娴熟的说故事本领和高超的叙述功力,构成了作品的艺术玄境和哲学之光,使得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陈爱中说,《花甲之年》的写作选材敏锐,小说题材具有预见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富足,当前老年人的问题日益显现,文学也应该去关注、去创作这方面的内容。
广西文联副主席石才夫表示,《花甲之年》在广西当代文学史中、在作者个人的创作历程中都具有独特地位。作为一个花甲之年的作者,写花甲之年的故事,这是文学创作者们的榜样。广西文学桂军已经迎来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局面,希望广西的作家们多创作,多出好作品,共同推动广西文学事业繁荣发展。
活动现场,《花甲之年》作者黄佩华就小说创作和当下广西文学发展进行了分享。他表示今年是民族文学大年,广西要不断营造出持续创作、扩大推介的氛围。自己的创作很多以真实经历为蓝本,选择了生老病死这些人生必经的内容题材,这样的创作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据悉,黄佩华多年来笔耕不辍,出版了《生生长流》《公务员》《杀牛坪》《河之上》《五月病》等长篇小说,《南方女族》《远风俗》《逃匿》《广西当代作家丛书·黄佩华卷》小说集,以及散文集《生在平用》、长篇传记《瓦氏夫人》、民族文化图书《壮族》《彝风异俗》等。曾获第一届广西独秀文学奖,第二、第四、第五届壮族文学奖,第二、第三届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花山奖”,第四、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第四、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伍迁 蒋捷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广西作家黄佩华长篇小说《花甲之年》作品研讨会在南宁举行
宁夏作家阿舍长篇小说《阿娜河畔》出版研讨会在银川举行
张宇长篇小说《呼吸》研讨会在登封举行
《红豆》杂志高质量办刊专题研讨会在南宁举行
吴云骊散文集《止于慈悲》作品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阿舍长篇小说《阿娜河畔》出版研讨会在银川举行
第四届中国—东盟高校研究生文艺理论研讨会在南宁举办
季玉长篇小说《源乡》研讨会在淮安举行
广西首届茶宴文化节在南宁举行
长篇小说《返乡记》作品研讨会在云阳召开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1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9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9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