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避苦难与艰难,西海固女儿马金莲满怀悲悯之心写就《亲爱的人们》

宁夏作家马金莲新作《亲爱的人们》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该作是西海固女儿马金莲迄今最为优秀的一部作品。

《亲爱的人们》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共80多万字,以西海固地区农民家庭马一山家三个子女祖祖、舍娃、碎女的奋斗故事为核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写到21世纪的当下,既有个人及家庭的命运史,又有整体易地扶贫搬迁的村庄、乡镇变迁史,还有中国改革开放后以及新时代以来的国家发展变化史 。该作深刻阐释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和中国人民自信、坚忍、向上的精神品格,是迄今反映国家级贫困区西海固山乡巨变作品中最为厚重饱满的一部长篇小说。马金莲说,自己一直把文学当作梦想,从十年前宁夏山区开始实施移民工程的时候她就开始关注、跟进、采访和搜集素材,同时她阅读了大量乡土大题材的作品,并经过多次修改,最终集结成8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新文介绍,《亲爱的人们》是一部扎根人民、情感淳朴、细腻动人、催人泪下的佳作,小说有丰厚的现实依托,熟稔的地域生活,破除了当下主题创作很多作品只有“主题”、缺少创造、缺乏文学性艺术性的难题,是乡村振兴作品中体现新时代文学审美的样本。

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认为,在这部作品里,每一个人都是亲爱的人。这些人物可能善良、可能刁蛮、可能慷慨、可能吝啬,可能是你争我夺的,也可能是互相帮助的,都是在生活中苦熬苦挣的芸芸众生、乡亲百姓。作者对他们的悲悯、同情和爱贯穿始终。作品没有回避苦难与艰难,但更着力描写底层百姓对未来的希望、期盼以及倔强的生存意志。

研讨环节,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用“沉稳大气”为作品定调。他认为,在写当下乡村的时候,作者自然地把乡村发生的新变化都写出来了,有手机、网络、电商等等情节、概念,更有扶贫和易地搬迁这些更加生动、更具时代特性的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贺绍俊说,马金莲不是立足于显眼的成绩来写西海固脱贫,而是立足于漫长与艰辛来写乡村普通人的韧性和憧憬,这一下子与大量写乡镇脱贫和乡镇振兴的小说拉开了距离。“《亲爱的人们》最突出、最独特的特点就是将乡村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乡村日常伦理进行审美化书写,这是最令人惊喜的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说,马金莲《亲爱的人们》继承了《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一类作品的现实主义传统。作品细致又绵长,风格细腻委婉又不乏恳切的反思,它是西部山区的风俗画,也是乡土社会的史诗,还是新世纪的喜剧。

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马小淘认为,目前以乡村叙事为主题的作品大多思想陈旧,很难展现真正的乡村生活经验和切实的农村生活困境。而这部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虽然写的是农村,但它宝贵地写出了人的尊严,它围绕一家人的家长里短,写了人与人之间的纠葛与矛盾。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认为,《亲爱的人们》是一本细节非常丰富的书,作者通过众多细节勾勒出清晰度非常高的乡村图景,它不仅是写乡村表层的面貌,还写出了内在乡村的心灵世界,即乡村的伦理与风俗。在很多主题写作都在写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新人的当下,这部小说独树一帜,它写的不是完全的、从天而降的新人,而是写了一个新人的成长。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路艳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不回避苦难与艰难,西海固女儿马金莲满怀悲悯之心写就《亲爱的人们》
书写西部地区山乡巨变 马金莲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研讨会在京举行
那些成长与苦难的岁月
小剧场粤剧《金莲》亮相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探寻情爱困境
季栋梁《西海固笔记》获文津图书奖
她长得不比金莲差
亲爱的小孩原版电影!女人为救绝症女儿,打破底线利用前夫生二胎
亲爱的你在哪里歌词 亲爱的你在哪里整首歌词
追忆马识途丨女儿马万梅回忆:爸爸每次回老家忠县都要去橘林看一看
就怕主持人们突然来一句:各位亲爱的朋友们过年好……

网址: 不回避苦难与艰难,西海固女儿马金莲满怀悲悯之心写就《亲爱的人们》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9772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