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市集开张,国风产品亲手做
非遗市集现场。
□ 本报记者 赵芳 通讯员 张开虎
6月2日,以“晶彩非遗 国韵传声”为主题的非遗市集在东海县人民广场开市,现场设立糖画、棕编、泥塑等26个非遗展位,展出1000多件非遗文创产品,30多位非遗传承人带来精彩表演,诸多市民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
舞台上,72岁的连云港市级非遗苏北琴书传承人刘培兰说唱《乡村喜事》,悠扬的琴声、嘹亮的唱腔、铿锵的韵白,让台下观众连连叫好;广场上,各展台前人流涌动,一件件精美文创产品吸引市民驻足。
在金银制作展台,一件件加工技艺精湛、款式新颖、风格古朴典雅、造型生动细腻的袖扣、耳钉、胸针、戒指等吸引年轻人询价。东海县金银细工非遗传承人王印用锉刀打磨一款产品的人物面部。“我18岁就跟随父母学习金银制作,还曾到上海求艺。”王印说,他们设计制作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还卖到东南亚等地区。
白水晶雕刻的“蜗牛”、茶水晶制作的“龙龟”、绿幽灵制作的“麒麟”……水晶雕刻展台的各类制品在阳光照射下璀璨夺目。73岁的江苏省水晶雕刻非遗传承人吴兆娥忙着向市民介绍水晶雕刻技艺。“水晶雕刻是以水晶为原料的传统雕刻艺术,通过多样的雕刻手法,结合使用局部喷砂、镶嵌点缀、光影效果等技艺,再与其他材质结合,可以创作出各种不同艺术效果的精美作品。”
在少儿非遗手作体验区,市民王梅和女儿在版画老师郭锦珠示范下,动手体验从画稿、刻板、打墨到印刷的版画制作过程。活动现场,很多居民带着孩子一起逛非遗市集、看非遗展演、体验非遗制作,享受亲子时光。
目前,东海县有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海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陆荣说,东海县开展非遗调查、建立非遗传承机制、加强非遗宣传推广等工作,非遗名录体系不断完善,传承队伍逐渐壮大,市民对非遗的认知进一步加深,保护意识逐渐提高,非遗传承得到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夙昔集·中秋国风市集|弘扬传统文化,助力非遗传承
万人打卡省图国风市集
北京海淀首场高校旧书市集开张
新春走基层|图书馆里办起“国风”市集
非遗过大年1100余场活动开启,龙主题非遗产品集中上市
村办艺术节开幕,邀市民菩提古树下逛市集、买文创、赏非遗
腊月二十三开市!来郑州升达艺术馆赶一场“非遗艺术市集”
“蛟龙出海”数字非遗承艺展呈献国风美学盛宴
宁夏隆德:加大非遗文创产品开发 让古老非遗“潮”起来
(新春走基层)“龙元素”非遗产品上新 山东手造与“龙”共舞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24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22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8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1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15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9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