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近视防治指南

本报北京电  (记者王美华)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针对近视的矫正和控制,提出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手术矫正4种方式。

2018年,相关机构曾发布《近视防治指南》。此次由国家卫健委牵头,组织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结合国内外最新学术研究进展对旧版指南进行修订。

对比旧版指南,新版指南将“单纯性近视的矫正措施”更新为“近视的矫正和控制”,提出单纯性近视者不仅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矫正获得清晰的远视力,儿童青少年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近视进展的速度、避免近视度数过快增长也十分重要。指南提出,近视的矫正和控制包括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手术矫正4种方式。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提醒,近视矫正手术是通过手术方式改变眼的屈光度,术后近视患者眼底的结构并未发生改变,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拉长多伴有眼底的病变,这些眼底病理性改变依然存在,并没有从根本上治愈近视。因此,术后仍要像术前一样注意用眼卫生,有眼底改变的近视者,依然需要定期检查眼底。此外,角膜塑形镜和多焦软镜等器械及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都是控制近视进展的措施,使用后也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近视。

指南介绍,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儿童青少年首先要保障户外活动的时间量,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不仅在学校要多进行课间户外活动,而且放学后和周末在家庭主导、家长或监护人参与下积极进行户外活动。

王宁利表示,防控对于降低近视的发病率、减少高度近视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病理性近视相关眼底病变已成为我国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要高度重视病理性近视相关眼底病变及并发症的治疗,及时实施干预措施,减少致残致盲。

(责编:李慧博、张雯)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近视防治指南
新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发布
国家卫健委:跨省跨区域就医大幅下降
国家卫健委:支持医疗机构加强医务人员工作条件保障,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国家卫健委将开展为期3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
已有多人中招!公安部重要提醒 | 高度重视!国家卫健委最新部署 | 天津这个景区即将恢复开放
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发布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降趋势
周海媚抢救病历疑被泄露,卫健部门:正在调查
近视、超重肥胖、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常见病可以多病共防!

网址: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近视防治指南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9925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