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隆尧小麦开镰收割 百年非遗“招子鼓”庆丰年

6月4日至6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千户营村,一场场精彩的“招子鼓”展演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尧招子鼓是流传于隆尧县东部滏阳河一带的传统舞蹈,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而得名。相传,招子鼓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是召集民众,防洪治灾的一种号令,后来逐渐演变成庆祝丰收和节日的节庆活动。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61.49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亩产达530公斤,当地村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图为6月6日,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村招子鼓广场,招子鼓队员表演“非遗”招子鼓庆祝丰收年。 张岭 摄

6月4日至6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千户营村,一场场精彩的“招子鼓”展演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尧招子鼓是流传于隆尧县东部滏阳河一带的传统舞蹈,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而得名。相传,招子鼓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是召集民众,防洪治灾的一种号令,后来逐渐演变成庆祝丰收和节日的节庆活动。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61.49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亩产达530公斤,当地村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图为6月6日,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村招子鼓广场,招子鼓女队员正在表演“非遗”招子鼓庆祝丰收年。 张岭 摄

6月4日至6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千户营村,一场场精彩的“招子鼓”展演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尧招子鼓是流传于隆尧县东部滏阳河一带的传统舞蹈,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而得名。相传,招子鼓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是召集民众,防洪治灾的一种号令,后来逐渐演变成庆祝丰收和节日的节庆活动。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61.49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亩产达530公斤,当地村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图为6月5日,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招子鼓老艺人(中间)带领队友表演“非遗”招子鼓庆祝丰收年。 张岭 摄

6月4日至6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千户营村,一场场精彩的“招子鼓”展演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尧招子鼓是流传于隆尧县东部滏阳河一带的传统舞蹈,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而得名。相传,招子鼓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是召集民众,防洪治灾的一种号令,后来逐渐演变成庆祝丰收和节日的节庆活动。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61.49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亩产达530公斤,当地村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图为6月6日,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村招子鼓广场,学生正在表演“非遗”招子鼓庆祝丰收年。 张岭 摄

6月4日至6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千户营村,一场场精彩的“招子鼓”展演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尧招子鼓是流传于隆尧县东部滏阳河一带的传统舞蹈,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而得名。相传,招子鼓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是召集民众,防洪治灾的一种号令,后来逐渐演变成庆祝丰收和节日的节庆活动。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61.49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亩产达530公斤,当地村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图为6月5日,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招子鼓老艺人(前一)带领队友表演“非遗”招子鼓庆祝丰收年。 张岭 摄

6月4日至6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千户营村,一场场精彩的“招子鼓”展演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尧招子鼓是流传于隆尧县东部滏阳河一带的传统舞蹈,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而得名。相传,招子鼓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是召集民众,防洪治灾的一种号令,后来逐渐演变成庆祝丰收和节日的节庆活动。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61.49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亩产达530公斤,当地村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图为6月6日,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村招子鼓广场,幼儿园小朋友正在进行表演,庆祝丰收年。 张岭 摄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河北隆尧:欢歌闹村晚 非遗庆新春
河北隆尧:举办“文化兴县”启动仪式暨“千人诵读经典”活动
河北隆尧:举办庆“三八”学插花活动
河北隆尧:文学馆里宣讲家乡文化
伊山镇开展非遗(工鼓锣)文化大讲堂
河北隆尧:举办诗词书法绘画迎新年创作笔会
河北任丘:加强非遗保护传承 守护精神文化家园
河北隆尧:文艺宣讲传党音 诗词歌赋颂家乡
庆丰年
(新春走基层)河北沧县:“斗鼓”闹春迎元宵

网址: 河北隆尧小麦开镰收割 百年非遗“招子鼓”庆丰年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0035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